
本报讯 合欢花开,骊歌声响。6月24日,我校2018届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典礼先后在东校区体育馆举行。2765名本科生和2317名全日制研究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上午10时,本科生毕业典礼开始。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及校领导张东军、秦世成、张建华、王涛、李召虎、龚元石、钱学军、辛贤,党委常委李培景、洪海燕出席,党委副书记宁秋娅主持典礼。
姜沛民介绍2018届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并宣读表彰决定。今年,我校共有本科毕业生2765人,共有2390人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其中351名同学符合双学位授予条件;有699人保送研究生,401人考取研究生,其中进入985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深造比例为92.15%。本届毕业生中还有275人出国深造,其中到世界排名前200大学就读学生比例为93.75%。此外,还有一批毕业生志愿投身到祖国基层地区、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2018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智能农装、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挑战杯”等20余项竞赛,共有225人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竞赛奖励191项。其中高建银等同学获得全国竞赛奖115项,李广胜等同学获得省部级竞赛奖76项。
典礼上,在主席台就座的校领导为王雯等122名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生,李雄涛等418名校级优秀毕业生;对王兴卫等99名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毕业生给予表彰与奖励;对到西部地区就业的马德龙等60名本科生和到基层就业的邢莹等5名本科生颁发荣誉证书。
姜沛民勉励同学们踏实工作、大胆创新,砥砺前行,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解民生之多艰,书人生之杰作;希望更多同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典礼上,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上一束鲜花,感恩母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毕业生们向学校教育基金会捐赠2018届“学长助学金”,金额为26116元;校领导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校友联系人聘书及校友卡,希望大家与老师、同学保持联系,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人文与发展学院杨雁泽、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刘宜代分别代表在校生、毕业生发言。(详见第3版)“大学毕业,是追梦的起点,而不是梦想的终点。”毕业之际,孙其信分享了俞大绂、李连捷、王树安三位学校前辈追梦的故事,寄语毕业生们“要追梦就永不放弃”。
孙其信表示,中国农大建校113年来心系祖国人民、胸怀伟大理想、不懈追逐梦想,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站在新起点,学校的梦想是建成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相信每个同学也都有伟大梦想,希望大家保持恒心,克服困难与挑战,你们的梦想终将实现!(讲话全文见2版)典礼现场,同学们写下寄给未来的信,将学士帽向空中高高抛起,一起放飞青春理想,期待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
下午,学校举行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姜沛民、孙其信、张东军、秦世成、张建华、王涛、李召虎、龚元石、钱学军,党委常委李培景、洪海燕等出席,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辛贤主持典礼。
姜沛民在毕业典礼上介绍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学位授予情况并宣读表彰决定。
今年夏季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610人,硕士研究生1707人。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授予627名研究生博士学位、授予1789名研究生硕士学位,其中包括同等学历研究生12人、返校答辩申请并获得学位的研究生3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15人。
毕业典礼对2018届优秀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表彰。主席台前排就座领导分别为周文艳等101名获得市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杨幸等331名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研究生同学,获得2018年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士学位论文的20名同学,到西部地区就业的79名同学和到基层就业的50名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姜沛民勉励受表彰同学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更大成绩,希望全体毕业生在新的岗位上,奋发有为,做出更大的贡献。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生刘云霄、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叶敬忠,生物学院2016级直博生、研究会主席鲁晴辉分别发言。(详见第3版)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孙其信为同学们带来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节课”。毕业了,最值得带走什么?为了事业、为了人生更加辉煌,带走一种精神———科学精神(The-Spirit-of-Science)。孙其信以农大历史中的典型案例勉励同学们,“科学精神将指引我们做好科学;科学精神同样会照亮我们做人的明天”。(讲话全文见2版)全体博士和硕士学位获得者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拨穗礼。
学校各管理服务部门、各学院负责人,导师代表、在校生代表,以及部分毕业生亲友见证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
(郝琦伟 周幸 陈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