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泰山学院 - 《泰山学院报》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财务工作保障能力

作者:韩济长    
2018-01-10     浏览(1243)     (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明确要求,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必须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财务管理者,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更加深入的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和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财务工作对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保障力和调动力作用。
  一、完善经费投入导向机制,促进教育教学内涵提升。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面对新要求,适应新常态,我们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投入导向机制,将有限的资源、经费使用好、利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益。按照内涵式发展就是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来分配、管理、使用经费;用市场化手段配置教育资源。资金投入导向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适应转型、统筹兼顾、突出特色、保障重点、优化结构、提升内涵”的原则。
  二、推进“放管服”相结合,扩大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不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简政放权,实行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责权利相结合,自主支配使用经费,自我承担风险责任。坚持“放管服”相结合,管理重心下移,财权与事权匹配,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谁主管,谁负责,该花的钱要花足花好,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一方面按照制度规定,管住管好,强化制度刚性和约束,另一方面,下放经费报销签字权限和公务接待经费指标,扩大二级学院经费自主支配权和提高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三、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搞好学习培训。
  面对巡视、审计全覆盖的新的严峻形势,要更加突出讲政治、讲作风、讲纪律的要求,坚持把财会队伍建设放在提升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十九大精神学习为主线,突出系统深入、突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思想建设入手,建立财务处学习制度,采取专家报告辅导、专题讲座、专题业务研讨交流等多层次、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和财务管理知识,把廉政教育贯穿到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财务人员的廉政教育培训,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四、加强业务管理,提升工作质量。
  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正常运行的管理和监督,防范财务运行和会计结算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学校各项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认真执行《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从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定岗轮岗及管理需要,科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结算业务流程,加强过程监管,完善会计资料查阅移交制度,确保财务工作健康稳定。
  五、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搭建优质高效财务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明确财务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报账程序,形成温馨、高效、严密、便捷的工作环境,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强化服务意识,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真正做到为学校聚好财、理好财、管好财,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和争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