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本期看点
2018-07-06
文章讲述了研究生支教团赴青海支教的经历和初衷,展现了志愿者奉献社会的美好情感和正能量传递。志愿者在南疆地区教书育人,燕山大学也有志愿者践行奉献的意义,为社会添光彩。
支教,我选择的青春
燕山大学于2017年7月,派出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前往青海省。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三名成员:曾祥端、宋岳奇和李甄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而即将接替他们工作的第二届支教团成员:辛纪元、邢贺和张宸域,怀揣着至诚之心和美好的期待,即将启程奔赴青海。选择支教,选择别样的青春,我们来看看他们选择的初衷、青春的感悟和支教的心得。
漫漫支教路浓浓新疆情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南疆地区,春秋的大风裹带着大漠的黄沙席卷着这片土地,有时不见天日。然而,有一位不惧于此的“活雷锋”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此地,走进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走入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这便是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燕燕老师。
志愿者,我们在行动!
“俯下身,伸出手,怀揣爱心,树立起平淡却不平凡的人性丰碑。”在燕大,就有这样一群志愿者践行奉献的意义,传递正能量,散发光与热。志愿者尽一己之力,为社会添一抹绚烂的光辉,是辛苦的,更是幸福的。来,让我们走近志愿者,去一睹他们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