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校党委副书记 陆 岩
这篇文章阐述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性,介绍了培养标准要求和路径选择。文章强调了青年学生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光辉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思维、火热社会实践锻造自身。广大青年要牢记初心、担当使命,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进。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光辉思想,对于统一青年学生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明确前进方向,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性“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一)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维度,深刻认识培育时代新人的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非凡成就,进入了新时代并站在新的起点上。 “站在 ‘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习总书记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的科学判断,立足于对我国正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这一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深刻阐释了当代青年学生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明确了今天的青年学生未来的人生黄金期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契合点,为此,我们要用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和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实践者;教育和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地担负起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
(二)从把握“三个事关”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站在 “事关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四服务”的方针。面对新时代新任务,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矢志不渝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使高校成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论阵地、成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三)从统揽“四个伟大”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用 “四个伟大”去描绘青年心中美好愿景,激励青年不断奋进,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增强学生 “四个自信”,自觉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主动把个人梦、青春梦、成才梦与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在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接好历史赋予青年的接力棒,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去谱写人生光辉篇章。
二、准确把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标准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体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运用,集中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新时代指导教育事业发展和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遵循。
(一)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全面进步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我们党在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培养一代新人作为主要任务,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指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信念、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党长期执政的战略高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如何认识青年学生、如何教育引领青年学生、如何发挥青年学生作用”等一系列重大时代问题,形成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该教育思想体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从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知识学习、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社会实践、使命担当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培养担负民族复兴责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根本要求。
(三)探索和把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特征要求按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要求及党的十九精神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特征要求应体现在有自信、有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要充分展现二十一世纪中国青年的时代风貌和崭新姿态。有自信:就是有着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有着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有着 “四个自信”的魄力和勇气,有着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有道德: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坚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孝老爱幼、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讲奉献:就是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具有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动担起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体现自身价值。重实干: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求实务实,有为善为,脚踏实地干事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用智慧的汗水铸就美好篇章。求进取: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状态姿态,始终保持求新求变、朝气锐气,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以新的创造实践成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路径选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此,全党、全社会特别是高等学校要精心培养、卓育人才。
(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时代新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实践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新风险。科学理论是坚持正确方向、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高等学校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继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支部工作,要通过校院中心组学习、党校、团校学习、请专家、组建宣讲团、成立理论研究会等多种形式。在读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上下功夫,进一步筑牢青年学生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根基。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既要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光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思想精髓,又要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青年学习贯彻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使之入脑入耳入心,不断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征服力,把忠诚核心、爱戴领袖的情感转化为思想自觉、行为自觉。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时代新人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就像穿衣服和扣扣子一样,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道德建设,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优秀青年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用科学思维训练时代新人习总书记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青年时期是培养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才能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才能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当前,要引导青年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学习习近平作为党的领袖、人民领袖所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习总书记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训练青年的科学思维的能力。通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使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特色,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三)用火热社会实践锻造时代新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干成一番事业。我们要重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实践育人,要发挥社会、企业、家庭、社区的合力作用,使青年在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长知识、强本领,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广大青年要敢为人先,与时俱进,树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超越的雄心壮志,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火热的现代化建设中增长智慧本领,成为时代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各族人民一道勇敢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舞台上书写壮美青春,创造辉煌人生。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