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泗洲轶史》之十
银滩日出

作者:研究员  苏文龙    
2009-12-05     浏览(324)     (0)

本文描述了家乡两大美景的美丽传说,介绍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三位名流游玩的经历,包括华天宝、凌仁杰和史士隐。他们游览了仙鹤银滩,并欣赏了女娲补天遗下的七彩石,还吟诗赞美了奇石。最后,作者认为珠江的灵气在此充盈膨胀,仙女迷恋泗洲“仰睡仙人”的美色而流连忘返。


  第二章 地灵人杰悠悠岁月洗尽了昔日铅华,滔滔江水淤平了当年山岗。昨天,在家乡的土地上,曾经演出一幕幕展现人间百态的感天地而泣鬼神之长篇连续剧,民间摄影家史士显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特写镜头立此存照。荒唐的人间闹剧谢幕后,剧中人史正仁回乡探亲,与守望家园的史士显一壶浊酒喜相逢,翻出老照片笑谈“昨天的故事”。
  数十年往事涌上心头,昨天的故事不知从何说起;几百张老照片摆在面前,三位名流的风姿奔来眼底。史正仁说道:“《红楼梦》用‘贾雨村言’作楔子,《儒林外史》以‘借名流隐括全文’为回目,我们就从三位名流畅游家乡两大美景的故事讲起吧。”
  史士显连声说好,于是时间便倒流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秋冬季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在宝岛周围出现了一大片沙滩。在沙滩的东西两端,人踪罕至,便是仙鹤的故乡。
  回乡的游子最爱看仙鹤。家乡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其中,刚从海外归来的大学者华天宝老教授、刚打下红色江山的中年干部凌仁杰、文质彬彬的青年大学生史士隐便是时人仰慕的三位名流。华天宝是凌仁杰的表兄、史士隐的舅父。他们都回乡探亲,闲着没事,便结伴游玩仙鹤银滩。史士显是个鼻涕虫,一哭二闹三滚地,非要做个跟屁虫,史的堂兄史正仁也陪同前往。
  天蒙蒙亮,众人就走下苏屋码头,来到烟笼寒水雾笼沙的仙鹤银滩。沙滩平平展展,沙子被河水淘洗得非常纯净,踩在脚下有点儿吃力,但软绵绵的十分舒服。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边走边谈泗洲八景的美丽传说。走到沙滩尽头时,薄雾尚未消散,空气格外清爽。红彤彤的太阳刚刚在东山上露出半边笑脸,朝晖就洒满人间,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史正仁刚刚分到了土地,翻身做主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便情不自禁放声歌唱:“东方红,太阳升……”众人也齐声唱和。唱罢“呼儿嗨呀”的时代曲,华天宝取出照相机“卡嚓卡嚓”地拍摄了几张“银滩日出”的照片。鼻涕虫吵着要学拍照,竟然很快就学会了,也“卡嚓卡嚓”地拍起来。
  史士隐瞥见水边有一处卵石滩,彩色奇石夹杂在一大片平淡无奇的卵石中,显得特别抢眼。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跑过去仔细看,专心寻觅珍贵的鸡血石、翡翠宝石与田黄美玉。不过,这些稀世奇珍怎能随便捡得?众人不过捡些晶莹润泽的彩色奇石罢了。鼻涕虫、史正仁给德高望重的长者华天宝和凌仁杰拾来“绘”有泼墨山水画的或状如弥勒佛的奇石。
  华天宝身上寒意已经消散,对这些奇石赞不绝口,回顾众人道:“这是女娲补天遗下的七彩石呢!鄙人触景生情,不妨赋诗述怀。“他用手掠着满头银发,从容地口占一绝:“屈子怀沙弃巨钟,卞和抱璞觅良工。蛮荒多有补天石,可铸星星耀太空!”
  众人齐声喝彩。凌仁杰道:“此诗咏奇石而赞良工:奇才好比奇石,明主便是良工。屈原有治国安邦之才而不遇明主,乃赋‘怀沙’之章,抱石自沉汨罗江;卞和觅得荆山玉璞,赖良工雕琢成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想不到这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仙鹤银滩,竟蕴藏有这么多女娲炼石补天遗下的七彩石,说不定其中就蕴藏有‘和氏璧’那样的玉璞呢。妙极!表兄天赋奇高,‘自信可铸星星耀太空’,宜乎为学术界之巨擘也!”史士隐接着说:“舅父是留学归来的奇才,腹有诗书气自豪。有实力当然自信!”
  华天宝说道:“诗歌乃雕虫小技,何足道哉!我游览过国内外许多名山大川。银滩日出虽然比不上泰山日出那么壮美,泗洲八景也不如桂林山水那么秀美。但家乡得天地之灵气,钟灵毓秀于宝岛仙乡,因而泗洲八景的灵秀美独具特色。君不见珠江之水天上来,奔流一千多公里来到龙潭峡,形成湍急的水流。水流冲刷龙潭峡下游的原野,发散开来就形成一个岛屿群;距离龙潭峡较近的岛屿被急流冲塌,遗下的痕迹便形成礁石群。于是龙潭峡的下游突然开阔,形成长三十多公里、宽三千多米的水域,犹如长河入海口那样汪洋浩淼,这是天地造化的奇观,是珠江中、上游河段所绝无仅有的。珠江好像一条细长的丝带飘落在祖国的南方,丝带中部有一个镶着珠宝的锦囊,其中品字三洲如鼎立的长洲、泗洲和泗恩洲便是三块宝石,一串串礁石便是珍珠。从泗洲到龙潭峡上溯十多公里的开阔江面上,成千上万块礁石构成了游鱼的乐园,成千上万只仙鹤觅食其间,造化成为珠江一绝的‘仙鹤银滩’!莫非珠江的灵气在此充盈膨胀,珠江女神迷恋泗洲‘仰睡仙人’的美色而流连忘返?你们看,眼前这洁白的沙滩大概有几平方公里吧,一个小岛被如此宽阔的沙滩拥抱着,莫非这银滩就是仙女的曳地长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