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让 ﹃ 新 时 代 ﹄ 下 的 世 界 看 到 你 的 光 芒
作者:英 语72班 刘 慧 宇
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想用钱学森学长的一生,唤起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探求新时代个体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将去向何方。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是钱老对自己存在意义的认知,朴实而伟大。而他也的确用一生努力追求着他人生价值。
从中学毕业怀抱着铁道救国的梦想,到毅然选择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从转型航空救国,到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从当时唯一一个选择航空工业的学生,到留学美国跟随冯卡门达到了学术巅峰……在科学攀登的道路上,他明知艰难却仍不顾一切地投身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内心深处有着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明确认知,以及怀揣着一颗毫无功利的求知和爱国之心。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在美国十几年的学习工作生涯,始终没能使钱学森忘记他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与投身祖国建设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曾经的他,在祖国危难之时毅然选择航空工程这条艰难的道路;这时的他,又一次在祖国需要之时选择了回国这条必然不易的道路。他始终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也始终将这种使命感与责任感放在内心深处,因为这才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沉的爱。
记得小时候参观基地的航天博物馆时,墙上有一句这样的话:永远缅怀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航天人。凭借着博物馆的介绍,看到每次火箭发射成功老一辈兴奋激动的神情,知道每次飞行试验都有钱学森的身影,并且哪里有问题他都会出现在哪里。那时候的我以为一切都是那样简单顺利,仿佛像钱学森这样老一辈科学家不会遇到多大难题,他们的成功就只是因为他们的智慧。直到自己真正了解钱学森,更加深入地感受钱老的一生,为了祖国的导弹与航天事业,面对着更加艰难的环境与更大的挑战,他也经历过受人质疑和内心彷徨的时刻,但他的内心始终纯净到你只能看到他对祖国的深情。因为心中有信仰与追求,纵使前路再艰辛,也不会阻挡他前行的步伐。
钱老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这是他的坚持与信念,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追求。但这宇宙可以不是真的宇宙,它也许是你周围的某个领域,在等待着你去开拓、去改变、去创造,一如当年的钱学森。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光芒,都可以给这个世界带去不一样的惊喜,钱老的科学精神与学术成就我们不能模仿,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明确认知与坚定追求,只要你愿意,这个世界永远需要你的力量。
当今时代,永远不缺只知抱怨而停滞不前的人,真正缺乏的是像钱学森这样。对自身存在的意义有明确认知,并且对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拥有责任感的人,他们不光有改变的思想力,更有改变的行动力,而这群人,应该是一切对这个世界心怀希望的人。
钱老凭借自身的智慧与经验,还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新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与火箭。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上,新时代的我们又能为祖国和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
钱老在他的时代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他对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他的思想和智慧给新中国带来改变。当下的我们应该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为世界带去也许渺小但绝不能被忽视的影响。
“中国梦更是青年一代的!”新时代的新征途需要我们去改变世界,去开拓未知的前路,因为世界需要我们以青春之光去照亮,这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