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报》

保持奋斗的姿态 迎接灿烂的明天

———经济学子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大赛团队第一

2018-01-15     浏览(52)     (0)


  2017年11月11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大赛于西安工程大学正式开始,现我校经济学院大四学子石翔瑜、张悦、胡淑英三人组建的武汉纺织大学一队包揽了个人总分、团体总分双第一,创下了我校有史以来在此项大赛中的最好成绩。
  寸积铢累 团结协作金秋十月,当很多人都沉浸在举国同庆的喜悦中时,武汉纺织大学一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赛前准备。今年的比赛在原有的外贸跟单竞赛内容基础上适当新增纺织跨境电商内容,要求参赛选手有更广阔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他们压力倍增,比赛细则一出来,他们就按照书单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每一天的时间被课程、兼职以及别的活动填满,空余时间很分散,三个人的共同空余时间也不好协调。加上我们不是学纺织服装专业,很多专业技术和英语词汇都不知道,这大大增加了我们学习的难度。”说道这些,他们依然眉头紧锁。即使如此,他们也不忘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有时忙到深夜也会强忍睡意,丝毫不敢懈怠,生怕拖大家的后腿。
  “比赛逐渐逼近,加上一系列棘手的难题,我们也越来越慌张,有段时间我们都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石翔瑜说。但是想到队员们共同努力的成果,老师每天的耐心讲解和殷切希望,他们一咬牙不知不觉地坚持下来了。“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一定会成功。”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它,不骄不躁。
  骄人的成绩与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息息相关。学校和老师非常重视这次比赛,特地找了一间空的办公室为参赛同学们展开集训。张平、吴英老师在这里给予他们专业方面的指导,为他们答疑,督促准备进度,实现“相互交流、经验共享”的备战模式。当问及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有一天老师们为他们梳理模拟实践部分的总流程,陪同他们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八点,中间没有间断,始终高度集中于模拟实训中。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状态不仅对于学子是一件难事,对年长的老师们来说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携手参战 不负众望11月11日,历时一个多月准备的比赛在西安工程大学正式拉开帷幕。比赛分为两个板块,第一轮是理论考试,队员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发挥出来,不留遗憾。第二部分是实务操作,参赛同学需要模拟电商的整个过程,这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操作准确率要求非常高,若非赛前千百遍练习是很难做到的。
  谈及比赛中最出彩的地方,石翔瑜笑着说“都挺出彩的,我们有最团结的队员和最专业负责的老师呀。”队友们在颁奖现场都激动的留下了泪水,共同奋斗的日子他们无法忘怀。感恩老师,传教使进步;感恩队友,团结以动力;感恩自己,奋斗得成就。
  他们在比赛过程中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石翔瑜谈到这个比赛对英语水平要求很高,比赛中模拟操作的命令是全英文,还会出现很多服装纺织方面的专业名词,他们在这方面的技能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他们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强与其他专业的交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此次比赛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也是他们在步入社会前给自己的一份成绩单、一份使他们更加清楚认识自我的分析报告,以后的就业方向也在比赛中变得更加清晰。
  石翔瑜说:“不甘平庸,崇尚奋斗。生命的价值是需要用努力奋斗来实现的。”始终如一的坚持,以自己最好状态出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现实给了他们最好的回报。
  言传身教 诚心指路作为学长学姐,他们身上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队员胡淑英的亚马逊美国站的兼职的经历为她在实务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一致认为在大学中需要全面发展自己,他们说道,如今单一的专家式人才已经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学生工作更是必须克服繁琐枯燥无趣,面对与美好幻想悖离的现实,然后再以无限的热情投入进去。
  石翔瑜建议我们早点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并定好目标,多实践,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胡淑英提出忠告,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时间稍纵即逝,在某个阶段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要沉淀下来,不要虚度四年。
  人生没有停靠站,现实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时何地,不能放弃,只有保持奋斗的姿态,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这样优秀品质的团队会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学通社记者 陶梦纯 王雅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