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刘博阳:我依然是山大学子
——记第十一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
作者:谭银博 朱瑞娟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 的“奥林匹克”盛会,在第十一届“挑战杯”上,我校05 级信息科学 与工程学院国防生刘博阳的作品《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与园区信息 导航网络》在全国的135 所高校的511 件世博专项竞赛作品中脱 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半年前还在山大读书的刘博阳如今已身在 某军校,开始了他正式的军队生涯。
刘博阳的课题以太阳能路灯系统和基于 Zi g Bee 无线自组织 网络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改造现有路灯系统以及利 用无线通信技术借助于路灯系统的特点实现校园网络化,实现路 灯管理智能化、网络化、无线化,增加校园信息发布与管理的方 法,为实现校园内部导航提供了实 现途径。如果这一课题能够实现产 品化,将能够用于浏览区、校园、城 市街道、社区的信息发布导航系统 及设在这些区域的太阳能路灯系 统,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并能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能源。
成绩的喜获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2008 年10 月份开始,刘博阳参 加了“挑战杯”的初赛。之所以参加“挑战杯”是因为部队注重工作经 验。当时放弃考研的他决定要做点实用的项目,为进入部队有所 作为打下基础,刚好那时学校在举行“挑战杯”比赛的作品征集, 他就报了名,而对于“挑战杯”的了解也是在参赛之后慢慢了解 的。另一方面,参加“挑战杯”的项目也是出自他个人的兴趣,当时 他想学习嵌入式的主流开发平台,在一次课堂上,听到老师讲解 自己申请国家项目时的方案,其中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引起了他的 兴趣,通过了解研究,决定把这个作为一个学习方向,这样就有了 参赛项目方案的雏形。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与园区信息导航网络》承 载的是刘博阳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刘博阳首先要克服的困难 是:专业基础差,视野窄。当同学在大一大二参加各种电子设计大 赛的时候,他在专业方面还没有入门,不知道所学能用来干什么, 加之国防生暑假要参加集训,没有机会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相关 培训,自己起点低而且进步慢。大三后期意识到这一问题,他开始 看专业内和与专业相关的书,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 面,从系统的角度来理解每种器件、语言、平台、设计方法的作用 和相互关系,尽可能地扩大了解本专业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大三 将结束时他参加了 Al tera 亚太电子设计大赛,项目方案通过初 评,但由于基础太弱,而且在设计关键的两个月里去部队实习,最 终没有设计出来。进入大四后,为了准备 Actel 公司的设计大赛, 他养成了经常上一些著名公司网站如 TI, FREESCALE, MI- CROCHIP, SUN, MICROSOFT等学习和了解最新技术信息的习惯, 并经常利用万方数据阅读大量学术文章,进一步开阔了思路。实 现项目时,由于 Zi g Bee 协议,射频芯片的材料等基本都是英文 的,他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理解。关于实验平台,除了以前参加比 赛时获得的价值近三千元的两套开发板,他自己又购买了 ARM 平台。购买一套射频开发平台需要两千多,为了能够节省资金,他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花了一千多从网上买了相关模块组装了一 套简易的设备。这样既省下了钱又在组装过程中满足了学习和开 发需要。
此次比赛项目,从最初的构思、平台选择、实现,以及后来参 加决赛,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然而这个过程也得到了学校团 委等相关部门老师的大力支持,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指导。初赛时 学校评委老师认为项目立意不错,涉及技术和平台比较多,在控 制成本方面提供了建议。说到他的成绩,刘博阳谦虚地说,相比于 其他参赛队伍和参赛作品,这个项目其实做得并不成熟,许多应 用层的服务还没有实现,能够获奖可能在于组委会看中了他项目 的构思,能在系统层面上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和实现平台,以及将 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以致用”理念。
刘博阳鼓励将参加“挑战杯”竞赛以及其他比赛的同学们,只 要有兴趣都可以尝试。打好基础、开阔视野、刻苦专注、相信自己, 就能够做出些成绩。他就是借助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通过一年 的努力,在兴趣中锻炼了自己,将科技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学以 致用。能够为世博会服务,为学校的荣誉尽自己一点点力量,他感 到很荣幸。在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这方面,他根据个人经历谈了 许多体会。他认为学校为同学们搭建了多种创新平台,从各个方 面大力支持创新活动,同学们应该好好利用。他还说,作为一名大 学生应该在打基础的同时,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借助国家和 学校提供的机会,持之以恒,勇于探索,锻炼自己,这样在提高创 新能力的同时,还能为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山大国防生的一员,他说,大学四年中,军区、校党委及 选培办领导一直对他们的成长给予关心和照顾。对他而言,四年 没有间断过军事训练、暑期集训、部队见习、基层指挥员相关理论 课程的学习,以及爱国主义、献身国防、科学发展观和当代革命军 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他收获很多。相对而言,选培办为他 们成才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大四时他主动承担起山 大国防生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也 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被 评为2009 届山东大学 优秀毕业国防生。
从今年7 月份毕业 到他去军校进行任职培 训已有3 个多月,在一 年内要完成军校学员四 年的学习训练和转变任 务,成为合格的基层部 队指挥员,压力大,任务 重。他说军校生活节奏 快,但是在山大的训练学习已经为军校生活奠定了基础,所以适 应还是比较快的,他感到生活很充实,能力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 高。在3 个多月的任职培训中,他感触颇多:“3 个多月前,我是山 大学子,现在,我是一名从山大走出来的军人,主要完成了思想上 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充分认识到身份的转变,做好把一生奉献 给军队,献给党和人民的准备;第二,树立好吃苦意识,部队为我 们提供了在各方面提高能力素质的条件,前提是我们要在这样的 环境中和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第三,要在部队提供的平台上发 展自己,必要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要暂时放弃所学多年的 专业知识,重新学习相关军事专业知识。”
针对今后的目标和打算,他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圆满完成 部队安排的学习训练任务,为第一任职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他 参加的十一届“挑战杯”项目,现在所在军校也非常重视,领导给 予了肯定,希望他能把这个项目完成好,他深受鼓舞。如今,已有 同事加入他的项目,而且他也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充分利用点 滴时间,争取尽快把项目做完做好,实现实用化、产品化,并且在 此平台上寻找军事应用的切入点,真正地为军队、为社会服务。刘 博阳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朱瑞娟 谭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