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作者:□外国语学院 孝云杰    
2017-10-31     浏览(66)     (0)

  慢慢地走着,发现自己已经行走了十八个年头。经历了风雨,也收获了阳光,也许那些心上的阴霾,早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释,飘向那一个个无人安慰的夜晚。
  记得,小时候是最喜欢夜晚的。四周黑寂寂的,没有声音,有的只是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那原野里的萤火虫总是跟随着我们,夜晚对于小孩子来说就像是孤独的灵魂被解放了一样。一盏灯,一张桌子,就承包了一家人所有的欢笑。笑声,打闹声,慢慢融化在夜里。
  空气里飘来蟋蟀打闹的声音,夹杂着万物休憩的隐秘。望天空,月亮那么皎洁。总感觉那时候的世界真安静,自己的心真纯净。也许是故乡的夜让我更加沉醉吧。所有的童年,所有的欢笑都留在了那一个个醉人的夜晚里,镶嵌在漫漫人生路上。
  后来,离开了故乡,去往了外地。夜晚对于我来说显得又有些不一样。空气中没有我熟悉的味道,只是车水马龙,只是人来人往,没有了围墙,没有了泥土,更没有了茄子叶上的那层霜。可是后来发现,自己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些,已经被这些慢慢吞噬,就像那一排排被高楼大厦取代的土房。
  再后来,长大以后,夜成了感情的一种寄托,心灵的沉淀。行走在这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懂你,因为他们不了解你的过往,没有进入你的生活。每个夜晚,有欢笑,也有伤感。也许是高考失利后的自我惩罚,也许是遇到了喜欢的人内心起了一点波澜。属于我的夜晚,都掺杂了我的感情,浇筑了我的灵魂。
  最让人思念的夜晚,就是中秋节的那个夜晚。有时候不能回家,就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月亮。那个月亮,那户人家,那一盏灯,总让我魂牵梦萦,永久不能忘。
  四下安静,只属于你一个人的舞台。把今天所有的事融入梦里,释放在心里,给忙碌一天的自己一个地方栖息。总是习惯在晚上,插上耳机,听一首不算伤感也不算欣喜的歌曲,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也许,夜是安慰你灵魂的最好的催化剂。
  小时候的夜,是爸爸的鼾声,妈妈的告诫声。以前还总是很厌烦,现在却时常想念。因为在这夜里,只听见自己的呼吸与心跳声。感觉越长大越爱胡思乱想了,数绵羊已经不能让我入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这似乎成了每夜的必想,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月色朦胧,清风依旧。梦中那个采莲的女子,依旧舞步翩翩,神采奕奕。可是不知那个白衣少年,是否能够鲜衣怒马,再出发。
  诗人眼中的夜,不管是李商隐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还是孟浩然的 “日暮客愁新”,还是杜牧的 “天阶夜色凉如水”,都向我们展示了夜晚在不同的人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个灵魂,都在追求另一个相同的灵魂,在这孤独的夜里,相互安慰,相互取暖。也许,这就是灵魂的所在吧。
  每当夜晚来临,打开床边那盏小灯,看灯下尘土飞扬。渺小却又发亮。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尘埃,只有借助夜晚,才能让光照亮我们。在无边的黑夜里,我们那么渺小,却依然有属于我们舞动的地方。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里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在时间的纱网里,淘干净自己。
  夜,又来临了。你,又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