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雪 是 故 乡 白

作者:环工1601马建丽    
2017-11-01     浏览(50)     (0)

  十月,南方城市的雨还未停,北方却早已下了第一场雪了。
  看着手机上家人发过来的照片,我不经意地打了个冷颤,仿佛那冷冽的空气穿过屏幕向我吹来,吹冷了我呼出的气息,吹醒了曾经的记忆。
  今年的雪,来得似乎太急了些。
  北国的雪素来下得多,铺在地上,厚厚的一层。踏上去,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声响,留下很深的脚印。我总是喜欢两只脚呈外八字并拢,然后双脚交替,在洁白的雪地上踩出一串类似于大货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这是我每逢下雪必会进行的活动,不觉无聊,也不嫌幼稚。
  对家乡的雪最近的记忆,还停留在高三。那个时候每逢下雪天,大课间的时候,班主任就会把我们都赶出去,锁了教室门,然后和我们一起去打雪仗。当然,一般都以他被全班男生埋在雪里,弄得满身是雪为结局。而女生则会在这空档偷偷地向他扔几个顺手捏的小雪球。除了互相正面扔雪球以外,有人还会搞偷袭,乘谁不注意,便向他的脖子里放雪,然后开心地听取那一声尖叫,接着是反击与追逐。这种时候,不论男女不会有人因为被不熟悉的人打中而生气,或是一笑释怀或者直接打回去。手实在冻得不行了,我们就赶紧跑去暖气旁,把手放在上面,暖和了以后,继续出去玩。大家的耳朵、脸蛋儿以及鼻尖都是红的,呼出的气变成了白色的雾……以往的回忆漫长,却也总是重复。
  学校里的雪天,大多都是在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中度过的。若是碰上雪后出太阳的天气,或许还有闲情逸致和三两好友出去走一走。彼时树枝上落满了雪,因为气温低的缘故已凝结,太阳一照,便显得晶莹剔透,似是银装素裹,却又耀眼夺目。雪后的空气很是清新,是不同于雨后的另一种清新,好像带了雪的甜和冷冽,沁人心脾,使人觉得心肺都被新鲜空气充斥,甚是舒畅。
  小时候,我是吃过雪的,明明无味的雪,吃在嘴里却似有甘甜。乡下地方大,空地多,和小伙伴们找个没被踩过的地方,轻轻拂去上面可能有灰尘的一层,小心避开下面与大地接触的一面,用手抓起一把雪,捏紧、团成团,拿在手里吃,才不去理会大人说的不干净,会感冒之类的话,竟能吃得津津有味。
  雪天唯一使我苦恼的,大概就是扫雪了。小时候早上起来若看到院子里落了厚厚的雪,便有些发愁,大抵是没有小孩子是愿意干苦力的。这时候母亲便会叫我们先扫出一条路,她做早餐,吃完早餐后再正式扫雪。一家人一起开动,前面的用扫帚将薄一点的先扫在一起,扫不动的另一个人用铁锹铲起来,堆成好几个堆,然后另找时间再用铁锹一点点扔进树坑,为树储存水分。
  后来,我们兄妹三个陆续上了初高中,每个周末才能回家一次。父亲也因为工作原因大多时候不在家,在家的人数依次减少,最后只留母亲一人。下大雪的时候,她说,院子里的雪太厚了,她一个人扫不动。于是那些雪会被积攒到周末,我们几个回去后,大家一起说说笑笑,雪堆就堆起来了。上了大学以后,周末也无法回家了,不知那落在院子里的雪,可曾有过期待?
  寒假回家,觉得家乡落雪的次数似乎少了。或许,是我错过了落雪最多的时节,又或许,只是我之前关于雪的记忆重叠太多,已然分辨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