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校企协同育人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7-10-20     浏览(135)     (0)

药学院副院长张雷明介绍药学院校企共建的体制,培养应用型人才,拥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学科与科研平台,利用校企共建优势开展教学改革,吸引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利用企业研发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毕业生就业率高,得到了国际认可。

药学院副院长 张雷明

  药学院校企共建的体制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纳入统一平台,从而实现了双方“实质性”的“联合”,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短短十几年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新药研发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46人,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有12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9人。教师中有半数在绿叶制药研发中心兼职。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大难题。

  二、依托高校和企业,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发展迅速
  药学院目前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学科等教学科研平台。药学院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抓手,将上述特色教学与科研平台与合作办学单位的研发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统一纳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了“基础、综合、创新”分层次、阶梯状的开放实践教学体系。

  三、充分利用校企共建优势,开展教学改革,为学生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1)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以“专业导师制”为纽带,吸引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
  近三年,药学院教师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5项。在充足的课题及经费前提下,我们充分利用药学院在烟台大学首推的“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即药学院每位教师每年级带6-8名本科生,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吸引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如2008级李冲同学,从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其毕业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并被美国迈阿密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2)利用企业研发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绿叶制药研发中心拥有一支具有开拓精神及深厚学术背景的研究团队,已组建了完善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仪器设备总值一亿多元。绿叶制药近300名研发人员成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的指导教师,有效支撑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每年国内众多大中型药企来药学院招聘人才,看重的就是药学院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4%,超过95%的用人单位对药学院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专业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还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近年来有多名学生分别被美国迈阿密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国外知名院校录取,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