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以问题为导向,聚合力、促发展,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上接一版)(三)搭建一流研究平台重点打造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流程工业节能与环保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极端承压设备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等4大平台,服务并贡献国家发展战略和技术经济产业,尤其是助力江苏区域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力争建成有特色的国家级平台。
(四)坚持“三聚一高”分层次培养多样性人才探索“顶天、立地、创新创业”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聚焦“顶天”,面向一流学科建设,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拔尖人才;聚焦“立地”,面向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工程应用性人才;聚焦“创业”,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根据三个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五)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做好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坚持5个原则:
天地聚焦:坚持顶天和立地,成就重大原创成果。
政校合作: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
产学一体:融入国家创新驱动产业,引导优势学科助力产业发展。
研学融合:注重协同创新和“学科、人才、科研”合一的开放发展。
学用贯通: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在此基础上,重点实施“六大计划”:
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突破计划,力争国家科技重点项目等实现新突破。
实施国防科研体系构建计划,努力承接与研究国家重大国防工程项目。
实施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实施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建设计划,谋求科技创新国家级平台突破。
实施重点创新团队培育计划,汇聚一流人才,强化优势领域科研特色。
实施地方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推进计划,促进产学研合作全面升级,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新能源、节能技术与装备、环保技术与装备、高端数控装备、承压设备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攻关,主动设计具有重大发展需求和重大技术突破的科研方向、科研项目并取得重大成果。围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的军工技术和国防基础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突破。
学院将紧抓机遇,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