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报》

“共享时代”的喜与忧

□人文学院 汉语言161班 路雨晴

2017-09-30     浏览(95)     (0)

“共享”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一部名为《东周列国志》的历史演义小说。其基本意思是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那些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共享”载体。它可以是软件、单车、汽车、充电宝、衣橱、KTV甚至是更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物。从这样的生活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已经走入了“共享时代”。
在大学周围,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共享单车作为一抹亮丽的风景显而易见。如果你走在校园里,也能很容易地看到骑着黄、蓝、橘等颜色单车的身影。大学的第一年,我和室友们都还没有买代步工具,共享单车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我们随时想要出行的需求。闲暇时,我们总爱在校园那几个固定停放单车的位置找上几辆单车,开始轻松愉悦的短途出行。“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地方提供的自行车共享服务。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其分时租赁的模式新颖又十分合理。因此,当它响应“低碳出行”口号刚一出现,就迅速蔓延大街小巷,随即带动了一大批“共享热”。
“共享时代”里产生的“共享热”,其影响喜忧参半。
毋庸置疑的是,越来越多共享事物的出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我们想要短距离出行的时候,只要在固定的地点找到共享单车,拿起手机,扫一下车后面的二维码,并根据提示的操作逐一进行,便能拥有单车暂时的使用权,同时系统也会根据使用的时间进行计费。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离不开手机,出行时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不免让人扫兴。这时,“共享充电宝”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地帮我们解决烦恼。作为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凭借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即可“免押金”借用一个充电宝。即便信用分不足600亦可支付100元押金使用,当成功归还充电宝之后,押金可随时提现并退回账户。终身学习的时代,各个城市都日益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基础设施,所以书店和图书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自由购书和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会有一定的局限。七月十六日,安徽合肥三孝口书店以“共享书店”的身份亮相,进店注册APP并缴纳99元押金,扫一下书的条形码,就可以把想看的书籍免费带回家。“共享书店”这种将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规则,也诠释着“共享理念”。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众多人的“囤书”烦恼,更是符合当下人断舍离的现代生活态度。相似的模式,共同的理念,更多的事物以共享的姿态正在为便利我们的生活做出贡献。
这种新的“共享经济”模式,更多的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只要使用共享事物,就需要先进行扫码注册等一系列步骤之后才能获得暂时的使用权。这充分说明了“共享经济”包括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第三方创建的市场平台。这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能够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多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财富流动,满足更多人的利益。不仅如此,它还解决了一系列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可知,我国近八成城市拥堵得到缓解,全国城市拥堵指数首次下降。报告认为,共享单车的普及是重要原因。众所周知,交通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不在少数。而共享单车的普及对交通拥堵的缓解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同时,共享经济以闲置资源再利用为核心也节约了更多的资源。
事物的两面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利无弊。当我们在提倡“共享”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人产生了“私享”的心理。他们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破坏,并换上自己的锁,使其成为独家私有。通过关注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运营共享单车的企业相继倒下,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企业不成功的融资和无法从多数被破坏甚至被偷的单车中盈利。此外,上海一11岁男孩骑共享单车遇车祸身亡,家属索赔878万的新闻也令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男孩未满12岁骑车是监护人的疏忽,但单车机械锁太易破解也难辞其咎。一系列的事件都说明了共享单车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不少问题。当我依然持续关注着7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北京等地出现“共享睡眠舱”的新闻时,不到十天时间,7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表示,“共享床铺”尚未获得消防许可,已被叫停。北京一“共享床铺”也已关门停业。停业原因在于调查发现其存在治安和消防方面的安全隐患。不仅仅如此,关于短时间的冷热变化,让更多的人也产生了对“共享睡眠舱”到底是共享经济下的新事物,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钟点房”的争议。相关专家指出:“以共享为名,滥竽充数之辈越来越多。共享经济几乎变成了共享主义。经济的不景气,更让打着共享之名的市场投机行为,入侵更多的行业。”的确,形形色色的共享产品的争相涌现,到底真的是共享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还是盲目跟风和混淆视听的“伪共享”倾向的蔓延?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那么,“共享时代”下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喜与忧。在我看来,作为普通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素质,遵守相关规则,比如不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对它进行故意损坏或非法占用。作为企业家,也不应该盲目跟风,让“伪共享”侵入更多行业,让一些市场投机行为危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共享经济带给我们的弊端,利用共享时代的便利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