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书影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联合组建而成的一所大学。在西南联大,名师云集,师资力量极为雄厚,学生中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精英。师生们的努力在政治上赢得了“民主堡垒”的光荣称号,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空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书,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将该校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不过,限于该书的体例,还缺乏丰富的图片。
现在,郭建荣等同志编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以丰富而充分的图片将西南联大的历史展示在世人面前。
该书收录照片约七百幅,是目前见到的有关西南联大照片最多的一部,而且不少是首次面世,极具史料价值。内容编排合理,构思精当,分为:斯文一脉、民族危机、奉命迁湘、徒步千里、落户昆明、刚毅坚卓、名师荟萃、以笔为缨、梅花傲雪、胜利北返、流芳于滇、桃李芬芳、联大永在等十三章。它们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解说了经济学泰斗、原西南联大校友会名誉会长陈岱孙先生的题词“五十年前抗战大后方一个应变的教育战略部署,今日成为回溯中值得深切怀念的史迹”(见书中墨迹)。
书中的一张张照片都能拨动我的思绪。时光似乎倒回六十多年前,恩师、同窗的风采,借书中的相片、墨迹、讲义、笔记等而重现。恩师陈岱孙、周炳琳、赵迺抟、张奚若、贺麟、朱自清、闻一多、吴晗、沈从文等学问渊博、造诣精深、教学认真,培养出大批英杰才俊。
看着《图史》中那熟悉的茅草顶栅栏窗的泥墙宿舍、室外水井旁的盥洗处、废木箱叠成的书桌书架……眼前又浮现出同学们虽衣食堪忧,但弦歌不辍、奋发向上的面容。我们大都来自沦陷区,背井离乡,辗转数月甚至经年,来到向往的西南联大。年轻的我们为国弱民贫、惨遭日寇侵略而痛心,无不从心底里强烈希望学好本领,打败日寇,建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民主堡垒”的旗帜、闻一多先生、吴晗先生……慷慨的演说、四烈士的遗像、万人空巷的送殡队伍、数万昆明市民肃立街头夹道目送的画面……那是风雨如晦的黎明前的黑暗,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我们渴望和平的生活、渴望新中国的建立,为此我们不怕流血、不怕面对反动派的刀枪,点燃了反内战争民主的熊熊烈火,掀起了“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
十分感谢《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史》的作者们,他们为西南联大、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为我们这一光辉的岁月,留下了图文并茂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