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大学 - 《上海大学》

栀 子

2017-06-19     浏览(104)     (0)


泽珍珠菜:报春花科,珍珠菜属 地点:各大草坪


  美
  人
  蕉
  :
  美
  人
  蕉
  科
  ,
  美
  人
  蕉
  属 地点:南二门小树林


  麦
  冬
  :
  “
  百
  合
  科
  ,
  沿
  阶
  草
  属 地点:沿路花坛、草丛


绣球:绣球科,绣球属
  地
  点
  :
  美
  院
  广
  场
  东
  侧
  、
  山
  明
  食
  堂
  东
  南
  侧


  “
  白
  蟾
  ”
  栀
  子
  (
  花
  苞
  )
  :
  茜
  草
  科
  ,
  栀
  子
  属 地点:西门篮球场南侧、 E楼附近


  白
  石
  榴
  :
  石
  榴
  科
  ,
  石
  榴
  属 地点:校内宿舍楼


  上海人对于栀子花的记忆,是从卖花婆婆“栀子花、白兰花……”的叫卖声开始的,而将栀子花和毕业季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从何炅的那首《栀子花开》开始的。从此,这种六月开放的小白花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先于视觉注意到栀子的,必定是嗅觉。每当六月来临,空气里忽然多了别样的香气,这才转身寻找。栀子一开放便散发出独有的馥郁香气,我想,再没有花可以像它那样大胆而热烈地迎接夏日的到来了。父亲总爱折一枝插在家中,可我却觉得香气太过浓烈,家里的空间满足不了它。那气味像是长上了翅膀,冲撞着周遭的一切。我忍不住将它放到阳台上———外面才是它的天地。
  原以为上大没有栀子,却意外地在西门附近的篮球场嗅到了那熟悉的味道。它隐藏在铁栅栏后清冷地开放,在雨后混着水汽爆发出独特的味道。这种叫“白蟾”的大花栀子是原种栀子的变种。大约是国人喜爱花团锦簇、饱满重叠的姿态吧,很多观赏花卉都朝着重瓣的姿态去培育。而原种《花镜》中如是记载:“夏花洁白而六出,秋实丹黄有棱,可染黄色,亦可入药。”我至今未得见,倒多了一个惦念。除了这种栀子,南区还生长着另一种雀舌栀子,叶片细长如雀舌,花期早一两周。一丛丛地匍匐在地上,幽幽地围绕南11宿舍楼。
  栀子的香气随风飘散,满满的都是毕业季的味道。愿青春永不散场,愿每一位毕业生,都长出飞向梦想的翅膀,冲出校园这片空间。也许在未来会偶尔想起,那年这时的学士服和栀子花香。摄影徐璇,文案朱紫怡,手绘严许雨,资料汤正祺、倪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