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儒藏》精华编出土文献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庞朴
《儒藏》精华编第281册整理了20世纪出土的文献,其中包含了儒家“性情学”的体系和《孔子诗论》等重要材料,对于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
我参加了《儒藏》精华编第281册的一 些整理工作。第281册有一个特点,它不是 对我国传世文献的整理和校点,而是对我 国20世纪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和校点。 《儒藏》精华编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编纂 在一起,这在过去的任何丛书里边没有先 例。第281册收集了整个20世纪自开头至结 尾的几次重大发现或出土的文献,并作了 整理和校点。其中有20世纪初叶,在敦煌、 吐鲁番,一些外国人在那儿做所谓科学考 察考出来的一些东西,我们把它编成两本书,即《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和《唐写本 〈论语集解>》。还有20世纪下半叶陆续出 土、面世的一些东西,我们也把它整理、编 选出来了。
第281册收录的10本书当中,既有老一 辈学者过去曾经整理过的一些书,也有5本 书是由30岁上下的3位年轻的学者校点完 成的,而且不仅是简单的校点,除了校点以 外,还得做大量的研究。从质量上来看,是 完全通得过的,这是有非常重大的象征意 义的,它意味着我们这个事业后继有人、前 程远大。
这10本书里边,我觉得有很重要的东 西,其价值在整个学术史上是要大书特书 的。这就是一些曾经遗失了的、后人从来没 有见过的、在先秦时期就发展出来的儒家 思想,被重新发现出来。从孔子到孟子这一 段,孔子有书,有记录孔子的书、也有孔子 整理的书。孟子也有书,有他和他的弟子记 录他事迹的书。但是孔子、孟子之间这一百 年没有书,中国儒学史上没有书。从儒学精 华的意义上来说,第281册收录的好几本书 正好填补了孔子和孟子之间的空白。
第281册收录了郭店楚简《五行》和《性 自命出》。研究中国学问的人、特别是外国 人喜欢说,中国在先秦时期,对“性情”的 “情”的问题缺乏研究,认为整个先秦的文 献里边,凡是“情”字,都不是指“情感”的 “情”,而是指“情实”的“情”。学术界关于汉 字上历来有这样的说法。可是第281册所提 供的新的材料里边就有儒家大谈其“性情” 的学说,不光谈“性”,而且谈“情”。这个 “情”的意思,不是像后来经过宋代理学家 渲染的那样,认为“性是善的,情是恶的”, 不仅不是这样,而且先秦儒家把“情”提高 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给了什么位置呢?是 “道始于情”。“道”从哪儿来?是从“情”开始 的。“情”从哪儿来?“情生于性”。“性”从哪 儿来?“性自命出”。“命”从哪儿来?“命自天 降”。这就是《性自命出》所言“道始于情,情 生于性”、“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16个字 构成一整套先秦儒家“性情学”的体系,这 是我们过去不敢想的。我们认为这是中国 学术史上、特别是儒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 的材料。
第281册还收录了上海博物馆藏的三 本楚竹、简书,是上博从香港的书市上面抢 购回来的。买回来后发现这里边有非常重 要的东西,特别是有本书,现在我们定名为 《孔子诗论》。孔子论“诗”———《诗经》的 “诗”———特别是《诗经》里边那三百篇诗到 底是怎么回事。历来论“诗”的人多了,现在 有孔子自己直接论诗的真相。这种书我们 以前根本不知道,就是说秦始皇以后不知 道有这本书,两三千年间都没有人看过这 本书,我们有幸看到这本书。
所以说《儒藏》的出版,特别是第281册 出土文献的出版,我想一定会引起学术界 广泛的重视。根据新世纪出土文献整理、研 究的进展情况,《儒藏》精华编还将收录更 多的出土文献。 (胡仲平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