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简单做到极致 人生便成大美

作者:理工学院2016级 袁月明    
2017-06-23     浏览(71)     (0)

文章讲述了张志远先生将简单做到极致,终成人生大美的故事,并指出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应学会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能通向成功之路。文章还提到了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如朱之文、赵薇等人,他们都是通过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坚持,最终达到极致。


  这个时代似乎人人都希望一夜成名。一曲《春天里》让旭日阳刚一举成名,正式成为职业歌手;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朱之文一夜爆红,并最终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部《还珠格格》更是让赵薇、林心如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中国好歌声”“超级女声”
  “中国好声音”等众多选秀节目更是量产了一个又一个明星……可是,我们怎能期待没有付出就有收获?你看,山东名老中医张志远先生在采访中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人才是拼出来的。人才是功夫。”
  不可否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正是我们生命苦短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们依旧应该选择自己应有的姿态,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应是张志远先生实现自己理想的准则:将简单做到极致,便是人生大美。
  “春来写作无限好,吾爱书城不羡仙。”在几十年的中医生涯中,张先生的生活似乎就是简单的工作、读书和写作。可在这几十年中,张先生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积累的读书卡片就有十万多张。
  我知道,张先生自幼受家庭影响,又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很早就奠定了坚实的古文基础;我知道,稍长,先生即涉猎经、史、子、集而成为有名的学者,尤对易学深有体会,以至影响了其医学生涯;我知道,先生及习医后,举凡《内》《难》《伤寒》以至后世诸家之书,更是无所不读,促使其医学理论日趋丰厚,造诣渐深;我还知道,为广见闻,开拓思路,先生还广泛搜求各种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虽年逾古稀,未尝释卷。即便于科技日新月异之当前,对于新兴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等,先生亦颇有兴趣,主张多学科研究中医,使之现代化。因其学识渊博,人称先生“活辞典”。而这一切,源于先生每天简单的生活节奏:教学、出诊、读书、写作。简单到极致,人生成大美。
  其实,生活中哪有真正的一夜成名?朱之文、赵薇等人哪一个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坚持?众只云梵高成功是偶然,却不见那个终日于阿尔小镇拥抱阳光并付出身心的青年;众只知体操王子童非成功是机遇,却不知年少时的他在老师门前为求一见而不停地翻着跟斗;众只道周杰伦成功是运气,却忘记当年的他日夜写歌,将梦积累成厚厚一叠歌词卷……他们无一不是在自己的领域日日坚持,最终达到极致。
  慢工出细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精神,是当下稀缺的一种文化品质。还记得写出史诗般文学作品《白鹿原》的作家陈忠实吗?为写这部小说,他花了整整六年时间,打了无数腹稿,阅读了大量经典名著和非文学书籍;著名的华为公司成立30年来,坚持只做一件事,在一个方面做大,坚定不移地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领先了世界;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既不害怕做简单的事情,也不害怕时间的恒久,因为他们清楚:简单做到极致,人生便成大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需要大智若愚的大智慧;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则需要坚持不懈的大毅力。静待泉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念。《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就是如此。在访问量为零时,她安静地码着字;当网友质疑她抄袭时,她安静地不作回应。“别人认为我抄袭,那我就写,写到几十万字、几千万字构不成抄袭的可能性为止。”
  当今社会,身处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人们的心态很容易变得浮躁,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做简单的事,认为那些事情过于简单,可能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既不能体现自身价值,又无法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殊不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只有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才是最大的不简单,也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张志远先生将简单做到极致,终成人生大美。身为一代中医名师,97岁高龄的他仍坚持多年如一日地读书、写作、出诊。中医名师尚且如此,我等学子该作何为?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山中医的学生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