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春师范大学 - 《长春师大报》

细数流年古乐

作者:历史文化学院 2015级 李雅文    
2016-07-11     浏览(53)     (0)

  过往来不及回首,回望曲徜徉,静享悠扬。
  伶伦采竹为笛,开启华夏乐曲篇章。可叹,在历史长河的源头,寄托的更多是消遣。
  诗三百,思无邪。从诗见史,一派天真,从史看诗,又太虚美。诗经唱调虽不可闻,但凄美苦楚可晓,疾苦动乱是真。一首美好向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盼来的大都,北风其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多忧扰,或为一首“君子作歌,唯以告哀”,雄心凛凛,哀叹重重。一路万里谁相随?一段先秦,一曲惆怅,一舞忧伤。
  岁月的悠长抚慰着沧海一粟的时光,大唐飞歌,奏响盛世惊鸿。宋词凄婉,演绎牵绊纵横。唐之韵,宋之美,于诗词上舞动,尽显淋漓,于唇齿思绪间徘徊,情丝潺潺。这场音乐盛世留下的虽是唱词,但是那段风韵,犹存,且愈久靡香。“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指拨轻清,音律和平,一字一句诉衷情。恰流莺花底叮咛,又孤鸿云外悲鸣。滴碎金彻雨,敲碎玉壶冰。听,尽是断肠声。一曲宋词,一段筝声,时隔百年,哀婉留露,悲痛尽显。逝去的曲调,今日依旧悠扬,过往的思绪,今日依旧萦绕。美妙之声,不会逝去。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民国风度,风情万种,这个时代旗袍勾勒优美曲线,中山装点染才干庄重,旧唱片圈圈舞动。舞出动人心弦,窈窕淑女,映射穷苦饥饿,衣衫褴褛。悠扬舒缓,唱出的是上层金粉世家,华贵雍容。也更是和下层民众疾苦的强烈对比。夜上海,贫富别,梦回荡。一曲风情,岁月不忘,一段历史,人民不忘。
  车水马龙纵横了牵绊,高速,单调,挑战于今萦绕。“一燃烛火,伴扁舟相随”于今似穿错了嫁妆,再上一层胭脂也不美。在各种音乐获取方式充斥社会的当今,有些旋律乱了思绪,字词句句刺心扉,是真情流露。有些无病呻吟,自造悲伤,无滋无味。物欲横流,缺少经典,更缺少欣赏经典的灵魂。倩影萦绕,疏影婆娑,音乐之美,魂牵梦绕,心之领会……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坐在岁月的旁边,细数着流年古乐,回忆曾经曲调,享受月明升起,弦音响起。但我想,只要是对的,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