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高尚人格与和谐追求

——我所感受的季羡林先生(下)

作者:周来祥    
2009-10-28     浏览(254)     (0)


《周来祥美学文选》学术讨论会一角 自右向左:谢冕、陆梅林、季羡林、周来祥、 李希凡、罗国杰、敏泽、李准


2009 年4 月20 日在北京301 医院


  在会上,季先生第一个讲话,他说:
  各位朋友、各位专家,主席让我讲话,我是当老不 让,不是当仁不让。老我是最老的,可是,我是一个美 学的半吊子,为什么呢?我要说对美学全不懂也不是 事实,1933年,也就是70年以前,我在清华大学念书 的时候,听过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他那时是刚 从国外回来,我认为在清华大学四年,这是最好的课 程之一,他能把西方的最新的美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 结合起来,我听得非常有兴趣,所以说我对美学也懂 一点,后来就不搞了。当然,以后的罗根泽、郭绍虞他 们的《文学批评史》我也看过,就是随便看看。当然最 近几年,看过敏泽先生的几部批评史,也不是专家,只 是涉猎,所以因此我就是美学的半吊子。这个半吊子 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呢?你们专家都是学富五车,说话 非常谨慎,这边一个禁忌,那边一个清规戒律,我这个 半吊子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怕说错, 说错了人家认为是应该的,说对了,就是碰着了。所 以,我就斗胆在这里对我不完全熟悉的美学讲几点意 见。
  有一些同志也知道我这个人是搞考证的、搞语言 的,脑袋瓜僵化、简单,哲学、美学这些学问我感觉是 高深得不得了,不敢碰。可是有时候也胡思乱想。我胡 思乱想的一些东西大家也看到了,首先就是东方和西 方。我认为现在我们搞评论、学问,虽然大家提倡世界 一体化,经济一体化,这个我都不反对,问题就是东方 和西方的区别实在是太大,可是我认为我们现在,包 括搞理工的,也要区别东方跟西方,它不一样,这毫无 办法,文化更是不一样。就拿文艺理论来说,我在清华 大学念过朱先生的课以后,另外念了桑塔亚娜写的文 学批评,知道一鳞半爪,为什么西方搞文艺理论的,从 亚里斯多德以后一直到现在成本的著作不少,我们中 国除了《文心雕龙》以外,两个诗品,也算文艺理论著 作。后来的理论有人主张性灵,还有各种主张,他不是 写成书,你要研究中国,敏泽同志最清楚,研究东方一 些理论要看诗话。虽然诗话里面三言两语,他也不讲 道理,但我们搞中国文艺理论,恐怕离开诗话是不行 的。诗话这种东西据我了解恐怕在世界上很少,他们 讲韩国有,日本我都没听说有,诗话大家看看也很有 意思,又有故事,又有诗名,同时也偶尔表现它的理 论。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有人说我们中国人的脑袋 瓜不够那么系统,不象西 方那么系统?他们一下子 就写一大套,我们就三言 两语?我认为不是这样,我 觉得西方人他们,分析问 题,思想模式更清晰,什么 东西都搞一个体系,我们 中国呢?用我的说法就是 综合的,综合的它有它的 好处,当然也有它的缺点, 正如西方一样。所以我们 理论不是没有,说中国没 有文艺理论,或者不如外 国,这话我绝对不同意,我 们有,不但古代有,而一直 到今天也有。国际学坛上, 现在有争论,文艺理论、美 学、语言学各种理论多得 不得了,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十天,他就一 瞬,一下子就完了。为什么 我们中国这样,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志说,我一提起东 方怎么怎么样,他就有反感,我觉得对这种态度实有 烦感,为什么一提起东方、我们中国什么都不行,具体 的人我不讲,大家也许知道。我们不能做贾桂,中华民 族不是贾桂,我们有我们的长处,所以现在我就感觉 到搞美学嘛,我们应该利用我们过去几千年的基础, 吸收近代的、现代的、当代的西方的美学理论,可以形 成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关于美学理论的 问题,我记得我曾经说有三大派,一派说美是主观的, 一派说美是客观的,一派说美是客观和主观相结合 的,这个我都不懂,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我实在猜 不透。现在听说矛盾是少了一些,听来祥先生告诉我 矛盾少了一点,当然还是不统一。我认为学术不统一 是好事,如果学术定为一尊,整个中国学术史、世界学 术史什么时候定为一尊,这个学术就要垮台,这是事 实,百家争鸣才出现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繁荣,所以, 我们不要定为一尊。今天来的来祥先生的学生,我希 望你们不要一尊,个人抒发个人的意见,要一尊的话, 这个学术就要垮台。来祥先生的和谐美学,我看了几 篇文章,我只讲一个情况,昨天我接到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最近一期,有两篇讲和谐的,一篇讲古代的,毕得 哥拉斯讲和谐,一篇讲现代、当代的,大家可以找找, 就是最近出的,讲和谐美学的,我看了,讲的有道理。 总而言之,我希望各位同志发言的,咱们改一改会风。 会风之成为会风,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系,我们中 国人,中华民族太客气,抛砖引玉呀什么这些话,我觉 得都是废话,不要讲废话,学术讨论,没有问题,你就 讲我什么主张,我不赞成什么,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 间。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就是世界所有的 语言中间,劳动量最少,传达信息量最大的就是汉语, 这怎么来的呢?如参加的会,结果用中文讲话完了,外 文翻译大部分没翻完,因此我就说汉语劳动量最少, 传达的信息量最大,这个 了不得,如果别人用一分 钟,我们用五秒钟,那我们 就节省了时间,12亿13亿 人口,一天节省多少时间。 劳动量少,信息量大,我们 应该在传统文化传播信息 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可 是我就感觉到现在我们有 些人把我们的汉语给糟蹋 了,怎么糟蹋了,一讲话, “嗯啊嗯啊”,好象打鼓板 一样敲点,嗯啊传递什么 信息?什么信息也不传递, 我就希望大家今天你们讲 话就要干脆,我赞成不赞 成,不要讲那些不必要的 客气话,浪费时间,浪费我 们汉语的优点。最后祝大 家身体健康,会议成功。
  在这个讲话中季先生 又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 想,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 方面。一个方面讲中西文化、中西美学、中西文艺理论 的特点:①季先生认为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不同,西方 重“系统”,重“分析”,中国在“三言两语”中表现思想, 更重“综合”。②是汉语与西方语言也不同,他认为在 “世界所有语言中间,劳动量最少,传达信息量最大的 就是汉语。”③是强调要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季 先生说不要认为“我们中国什么都不行”,“我们不能 做贾桂,中华民族不能做贾桂,我们有我们的长处,现 在我就感觉到搞美学嘛,我们应该利用我们过去的几 千年的基础,吸收近代、现代、当代的西方美学理论,以 形成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理论”。1999年,季先生 就倡导搞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是很有远见的,而对中国 当代的美学现状说,也是很有针对性的,切合中国的美 学实际。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对会议讲的,会议的主旨是讨 论《周来祥美学文选》,是讨论和谐美学的理论体系、 学术贡献和现实意义,他首先肯定和谐美学讲的“有 道理”。②是又指出“不要定为一尊”,他“认为学术不 统一是好事,如果学术定为一尊”,“这个学术就要垮 台”。③是希望“个人抒发个人的意见”,真正开展学术 讨论。④也是最后,他希望“改一改会风”,“不要讲客 气话”,“不要讲废话”,“你就讲我主张什么,我不赞成 什么”,“讲话就要干脆”,观点就要鲜明。我感到季先 生是希望通过这个会议,广泛听取各方面不同的反映 和批评,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不要停滞,不要僵化, 永远保持和谐美学旺盛的生命力。这对我,对和谐美 学都是用心良苦,语重心长的。这个讲话由周纪文根 据录音整理出来,收入《周来祥和谐美学研究评论文 选》,其实是完全可以作为专文发表的。
  和谐美学诞生于山大,发展于山大,季先生关注 和谐美学,同时也关注山大的学术发展。2001年山东 大学举办建校百年大庆,同时召开“季羡林先生学术 思想讨论会”,会议期间,季先生对山大的发展提出了 几点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关注和谐美学的。意思是 说,和谐美学是一个新的创造,是一个招牌,山大应该 打和谐美学这个招牌,这对学校发展有益。但这个意 见季先生从来没有向我透露过,是我在“季羡林先生 学术思想讨论会”上听有的同志告诉我的。我听了深 受感动,同时觉得季先生对和谐美学的支持,是与山 大的学术发展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联系到 一起来思考的。还不仅止于此,他还有更大更终极的 理想与追求。今年4月20日,我到301医院去看望 他,是我最近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季先生。我向他谈了 我们在《中华审美文化通史》中贯彻的主要思想,当我 说到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与和谐传统不同于西方文 化时,季先生说:“中华文化讲和谐,这是它的主要精 神。而西方讲‘天演论’那一套,讲‘物竞天择’,强调竞 争,强调斗争,与我们大异其趣。我们就是要弘扬中华 文化,就是要弘扬和谐精神”。那么,弘扬和谐精神的 理想目标是什么,季先生就在去世前的一天(2009年 7月10日)在为一个刊物题词中,作了回答:“弘扬国 学,世界和谐”。很明显,季先生之所以支持和谐美学, 弘扬中华文化、东方文化,目的就是要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最终达到“世界和谐”。这可以说是他 晚年人生的最大目标和终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