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遏制“损人利己”不能仅靠道德说教

作者:汽车学院 赵英琦    
2017-05-16     浏览(176)     (0)

  利己是人类的本能,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利益奔波合情合理。钱理群教授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谴责某些人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善于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为了满足个人私利,不惜损害别人和国家利益。体制之所以能让人利用,是因为体制并不完善。利己不可避免,那么要让“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空子可钻,不能单靠道德自律,还需要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能赶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缺乏制度的有力约束和高效监管,仅凭道德说教,是行不通的。
  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就会出现一些法律的“空白区”。之前,有同学提到“魏则西事件”,在我看来,事件中的百度“医疗竞价”就是在打法律的擦边球。“魏则西事件”之后,《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有“互联网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的表述,“竞价排名”等营利行为不再是法律的空白区,而是被法律认定为“广告行为”,这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广告尤其是搜索引擎广告长期缺乏监管的状态结束。
  加强法制建设,不单单是完善立法,更重要的是实现“违法必究”,否则法律就是一纸空文。最近,频频发生的“共享单车”被毁事件,在各种媒体上被报道,很多人在谴责“国民劣根性”。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打击恶行的关键不是舆论和道义谴责,而是用法律手段加以严惩。去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就对摩拜单车失窃案作出判决,判处偷车人韩某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当“违法必究”成为现实,违法行为受到严厉追究,违法成本变高时,人们就会克制自己的恶念,问题就不是“想不想偷车”,而是“敢不敢偷车”了。
  在上述的单车失窃案中,摩拜公司是通过装在单车上的定位装置,精确定位到韩某家。加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是遏制损人利己的有效方法。比如前一段时间报道的“公厕刷脸出厕纸”新闻,就是通过科学管理来遏制人的贪念。由于公园免费提供厕纸,好多人为过度浪费或者偷取厕纸,针对这种现象,公园引入“人脸识别厕纸机”,靠刷脸才能取到一定长度的厕纸,从而有效约束了不良行为。
  制度和政策,除了约束作用,还有倡导的效果。国家可以用政策来引导社会行为,鼓励社会利己利人的风气的形成。比如企业的慈善捐款可以减税,个人的慈善捐款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实现零排污的绿色环保企业可以享受更多政策优惠,这些政策都是在引导群众和单位向善,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前面说了,利己是人类的本能。在一个快速发展、人人渴望发财致富的社会,道德不能只是在嘴上讲讲,而是需要政策法规、科学管理等措施切实维护。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规则、制度,那么不需要空谈道德,社会也会越来越有人味儿。
(汽车学院 赵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