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农大报》

走过你的呼兰

作者:中药材学院2016级 薛淼方    
2017-04-15     浏览(67)     (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没有纷然的小雨,在中国最北部的哈尔滨也未来得及长出斑斑点点的新绿,只有道路旁的老树发出了新芽长出了灰褐的花絮,映衬着哈尔滨独特的风光,让这座老城显得更加厚实庄重。
  曾几何时在你的字里行间体味着呼兰,风土人情中夹杂着悲婉的歌调。曾几何时在你的讲述里幻想大房子中的景象,一切妙趣横生却又不胜苍凉。
  穿过百里的荒草萋萋,越过千里的山海茫茫。沿途的呼兰河在近百年的时光里已渐干涸,东二道大街上早已没有了你故事中拦路的大泥坑,而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站在萧红大街的路牌下,久久凝望着这座小城。于我心底,因为有你,呼兰称之为呼兰,于我眼里,远方称之为萧红。
  此时此刻我曾离你这么近,在你出生长大、在你出逃之后就再也回不去的地方,却又离你这般远,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跨越了呼兰的荒草枯木与浅水湾的涛声。
  在清明时节的暖春阳光里,茫茫人海中定然有人不远千里为你送来一束白菊。像是赴一场约会,我带着难抑的欣喜与长久的渴盼,来到萧红纪念馆、来到你的故居。纪念馆中挂满了你短短三十一年,你窘迫无助酸梅似的滋味、你桃花般灼灼的爱情、你与鲁迅胜似父女般高山仰止的师生情。
  走进你的故居,你的石像赫然立在眼前,你的手中拿着一本书,你明亮的眼睛望着前方,若有所思。有人把你誉为“文学洛神”,文学成就绝不亚于同时代的丁玲与张爱玲,在人间的四月天里,我于你的石像前体味着你的美,体味着你逃离落魄的勇敢决绝,体味着你的半部红楼写尽的不甘与凄凉。
  你家的院子里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几座房,走过正房、偏房、磨房、粉房,每间房里都有着消逝的凄凉与时间沉淀下来静谧的清凉。在这空荡的整洁中让人遥想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故事中鲜活的人早已不在,留下了所谓的物是人非。路过后花园,北方的早春四月没有开放的鲜花,在那一束一束温暖明亮的阳光下,塑像中小小的你与蹲着的爷爷等高,在祖父温厚的怀抱里恣意玩耍,在你爷爷的草帽上我仿佛闻到朵朵玫瑰香和听到你明朗的笑声。经由马房是两匹泥塑的假马,看着马匹吃草的样子,我仿佛看到它饱腹时的满足与听到你在饥寒时曾羡慕马棚中的温暖安逸的心声。
  呼兰的今日模样让我几乎忘却那首凄婉的歌谣,因来去的匆匆,在与你短短相遇的路上只能轻轻道别。
  萧萧落红,像极了你的年华,就让天堂是你梦中的模样,有爱你的祖父,有满园的花草,有你追寻的爱情,有你诚挚的友谊,一切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