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由南京南站一男子横穿站台被卡身亡事件说开……

2017-04-15     浏览(233)     (0)


  事件直击:日前,南京南站一年轻男子横穿轨道区,被一辆正在进站的高铁列车挤压,后因伤势过重不治死亡。据警方消息,当日在上海至汉口的列车进入南京南站21号站台时,该男子为图便利从对面22号站台跳下,横越股道,抢在D3026/7次列车前,试图翻上21号站台未果,被夹在D3026/7次列车1号车厢与站台之间。该事件舆论哗然,在社会上引起了关于规则与秩序的热烈讨论。
  阁主之问:公众对南京南站男子被卡身亡事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冷眼旁观,有人则建议高铁也建设安全门,这个事件你们怎么看?
  李哲:很多人反感这些由于不遵守规则而自寻死路的例子,也许是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被卡者姓甚名谁,无法与他的命运形成一种共情,而将他归为“咎由自取者”这样一个没有温度的评判。可一旦想到这名男子的家人、朋友承受的悲伤、痛苦,就很难不唏嘘感慨。但提及高铁是否应该建设安全门的讨论,我觉得我们更应做的是反思:我们有没有做到对规则的遵守与敬畏?一个人的头脑中如果没有“规则”二字,又或者“规则”与其而言只不过是两个苍白的字眼,不是必须的神圣遵循,那么即便建立起安全门,也拦不住个别人的“涉险”。
  阁主之问:去年,有名父亲翻墙逃票进动物园被老虎吃掉;今年,一青年为图一时便利横穿铁轨致死,此类事件接连爆出,背后反映的是什么?
  赵永洁:敬畏生命是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却永远引不起世人的注意。大家总是在事件曝出才追悔莫及,总是看到鲜活的生命逝去才知道生命可贵。如果问到为一时的小利而冒生命危险值不值得,我想没有人会回答值得,但是等到真正做出选择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尝试一番的却大有人在。不管是逃票、穿越轨道、还是屡屡被提起的闯红灯,一件件、一桩桩都是血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已有的规则既是约束也是一种保护,生命岂可儿戏,应当慎重对待。他们因为不遵守规则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
  阁主之问:这一事件发生之后,死者的妹妹发声要求南京铁路“给个说法”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他的妹妹直言“今天是哥哥掉下去了,那明天又会是谁呢?”,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胡宜轩:亲人逝去固然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我同情死者的悲惨遭遇,但是我又必须谴责那些因不守规则而自食恶果的行为。死者的家属可以追问有关站台的管理问题,但个人认为不应该借着“死者为大”的名义无理取闹,索要赔偿。有戏言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从本质上来说,死者家属的行为和医闹没有什么分别,死者尸骨未寒,家属就想着能吃上人血馒头,令人心寒。死者家属得弄清楚一件事:今天哥哥掉下去是因为其不遵守规则,他哥哥的生命之殒势必会警醒其他人,如果还有人用生命来做赌注,那只能是咎由自取,明天掉下去的肯定不会是讲规则的人。为了我们的如花生命,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遵守规则、敬畏规则、维护规则,只有在规则的社会里生存,我们才能安全与自由。
  阁主之声:近年来,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死伤事件不计其数,一如那位在猛兽区下车的女士,那位翻墙逃票进动物园的父亲,这位急着跳轨换站台的男士,还有那些因为闯红灯被撞飞的人,因为无视警示标识而溺死的人。如果不在敬畏规则上有所进步,站台这一个生命的失去,也并不是最后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该负起对自己生命应有的责任。
  通过这件事,我们要反思的是:规则为什么遭遇漠视?如何完善规则并使其对所有人形成压束?如何通过教育的涵化使人对规则的遵守从自发状态变成自觉状态并内生出对规则的维护?所以,我们社会、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一定要加强教育,形成一个良性的敬畏规则的生态,同时,对违反规则的绝不姑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惩罚,因为,脆弱的生命、美好的世界需要一个个遵守规则的人共同维护。
  注: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联系,将话题、想法、观点发送至xbs@njtech.edu.cn,也可以关注南工大学生记者团官方QQ“南工大学生记者团”。阁中有酒,少年,论剑吗? 李哲 赵永洁 胡宜轩 闵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