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邂逅韩国“桃花源”
作者在韩国南怡岛的文化交流期间,惊叹于韩国对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视程度。南怡岛充分利用废弃品创造艺术品,演绎了自然与文化、自由的融合,为游客带来了美丽的自然和纯真的回忆。
》》》》郝琦伟
七月,我有幸作为中国高校校报记者团的一名成员赴韩国开展文化交流,与韩国的“桃花源”——南怡岛有了一场浪漫的邂逅。
有人说,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谈及对韩国的第一印象,有人说是泡菜、拌饭、烤肉、酱汤,简朴却别有风味;有人说是韩星、韩剧,酷炫却蕴含韩国文化;有人说是化妆品、服饰,满足少男、少女追求美的心灵。于我而言,第一印象是惊诧于韩国对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视程度。
一到韩国,我就发现餐馆里的餐巾纸基本上都是黄黄的回收纸张,而街道上垃圾桶极少、地面上更是鲜有垃圾。原来,韩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至今垃圾回收率已达60%-70%。拥有绿色家园、解决城市垃圾出路的根本在于分类回收处理,已然成为韩国政府和国民的共识,而垃圾分类也已然成为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在韩国文化交流期间,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南怡岛了。
很喜欢南怡岛株式会社法人代表康禹铉的一句话:“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认为南怡岛最好的观光资源是垃圾”。南怡岛充分运用创意和想象,把废弃品复活成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在过去的十年间,将一个有些过气的游乐场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热情的世外桃源。南怡岛的自然是人工打造的自然,将自然与文化、自由融合在一起,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原生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沿着南怡岛的小径漫步,重重意外的美景一次次拨动我的心弦。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们将落叶扫成浪漫的心形,用干枯的芦苇编成泡菜窖棚,在再利用的一段段圆木上作画装点墙壁,用建筑上拆下的板材制造成钢琴,用“三星”垃圾做成喷泉,将空烧酒瓶化软造型成漂亮的墙、雅致的照明器具、餐巾纸容器、商店里的纪念品......,到处都是就地取材的艺术作品。
“把大自然置于自然的状态,大自然自然就会找到自己的路”,珍视自然,世界才能是绿色的。长长的道路两旁,整齐的杉木高耸,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鸟儿在天空中熙攘,路边时不时蹿出几只可爱的小松鼠,一路去找寻《冬季恋歌》的浪漫。穿过大草坪,就可以看到一个大雪人和长凳,这里就是《冬季恋歌》初吻戏的拍摄地。自然生态与唯美宁静在这里演绎得刚刚好。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们心中远离世俗喧嚣的净土。相比而言,南怡岛更多了一些童话的韵味。人们徜徉在碧水绿树间,感受最美丽的自然,体味那些用心的装点,收获的不单单是轻松、愉悦,还会重遇记忆里的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