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铭记劳模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北京劳模墙

2017-03-21     浏览(55)     (0)

北京市明城墙遗址公园新增劳模墙,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镌刻了自1950年以来全国劳模的姓名,由青白石原石打磨而成,劳模精神与历史同辉。该墙丰富了首都历史人文景观,为劳模精神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有效载体。

2016年12月28日上午,位于崇文门的北京市明城墙遗址公园,又增添一道新景观——由中央美术学院担当设计的首面市级劳模墙正式落成。1950年以来全市所有由党中央、国务院表彰,获得全国劳模称号的1197名全国劳模的姓名全部镌刻于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京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牛有成,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以及劳动模范代表、职工群众代表参加了劳模墙的揭幕仪式。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曾繁新主持仪式。

北京东便门至崇文门的这一段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也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有着厚重文化底蕴。劳模墙由5块自然形状巨石打磨成的墙体组成,分散坐落在公园西侧草坪上。劳模墙墙体所用石料是每块高3米左右的青白石,产自房山区,劳模墙周围还设立劳模雕塑等景观,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在此建设体现新中国爱国主义文化劳模精神的劳模墙,是北京市总工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共同成果。

今年10月25日,牛有成主席,范迪安院长,曾繁新副主席等同志亲自到明城墙遗址公园现场办公,为劳模墙选址,现场确定了直接采用青白石原石的材料及劳模墙的造型形式。此次劳模墙的设计工作由协同创新办公室统筹,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教授担纲设计任务,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担纲劳模墙石材造型和全国劳模奖章、先进工作者奖章的复制和艺术监制。劳模墙的落成,既丰富了首都历史人文景观,又将劳模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用丰碑的形式与历史同辉,为劳模精神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2016年12月2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担当设计的首面市级劳模墙正式落成

劳模广场全景

 

协同创新办公室 岳洁琼/文
学生 王翰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