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相聚丝路 共筑未来

范迪安院长出席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2017-03-21     浏览(45)     (0)

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在西安美术学院召开,范迪安院长做主旨报告,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与艺术教育创新,与会代表围绕“丝绸之路”的当代性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讨,并形成《“一带一路”艺术联盟宣言(丝路共识)》。

2016年12月24日,由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全国艺术院校社科管理协作组主办、西安美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63所高等院校的相关领导、专家与会。我院院长范迪安应邀出席会议,并做论坛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艺术印象”为题,旨在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新部署下,将来自全国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聚首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用跨时代、跨民族、跨领域、跨学科的眼光重新审视“丝路精神”的当代意义。此次论坛以成立“一带一路”艺术联盟为契机,以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为发端,携手丝路沿线国家、地区文化艺术组织,主张用科学发展观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性艺术,助推新的世界艺术价值标准;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髓与时代生命力,推动丝路沿线各民族艺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丝路精神”,构建新时代的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助推社会发展、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连接起西亚、中东和欧洲,产生出繁星璀璨般的艺术杰作,浸润着世界艺术名家大师,见证了人类艺术文明的辉煌,凝结着人文智慧的最美印象。因此,此次会议旨在从古丝绸之路背后文明和谐交融的启示出发,化解人类社会当代性的困境,思考如何繁荣当今亚洲文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从而在新文明的指引下,加强艺术创作与研究,加快构建新时代的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助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重现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光芒。

我院科研处处长宋晓霞参加论坛,并与西安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朱尽晖共同主持了论坛的主旨报告部分。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张东刚司长、我院范迪安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李青副主任分别做了主旨报告。

范院长在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与艺术教育创新》的报告中,从“一带一路”的精神与合作理念出发,发挥其深厚学养与开阔视野,以敦煌莫高窟为楔梳理了中国美术与丝绸之路的内在关联,特别是就“丝绸之路的当代路径”问题,从“在教学中取用传统资源”、“拓展‘一带一路’专题创作与研究”、“协同创新与艺术交流”三个方面,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中央美院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文化版图中从教学到创作、科研的实践与探索。最后,范院长提出了在全国艺术院校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具体思路:第一,如何把“一带一路”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与教学思想调整、专业学科建设联系起来;第二,如何从创作、研究的角度对“一带一路”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以再保护和再延展;第三,在极富活力的社会现实面前,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地区、国家展开交流调研,从而实现深度共享。

在下午的论坛中,与会代表围绕“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性”、“‘丝绸之路’视野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一带一路”艺术联盟宣言(丝路共识)》。


范迪安院长在论坛上做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与艺术教育创新》的主旨发言

科研处 吴晶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