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代中期,华中农学院教师进行教学讨论
1952年6月至9月,一场几乎涉及到当时所有高校的大规模调整开始。正是在这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大调整中,全新的华中农学院诞生,奠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基本的学科构架,所集合的师资、学生、设备等至今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华中农业大学。
按照国家“少调整院,多调整系”的原则,湖北省农学院与武汉大学农学院需要整体合并,中南地区的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农学院及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也需要一起调并。因为学校地处中南首府武汉的缘故,所以便被冠于“华中”二字,校址仍在宝积庵(编者注:现为湖北大学校址)。
合并的动作其实早就有了端倪。1952年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就已经有所行动,组成了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调并委员会。8月,调并委员会下设的筹备处开始办公,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杨开道任筹备处主任,童世光任副主任。秘书组由林镇南负责,教务组由柯象寅、田叔民负责,总务组由金聿负责。
9月22日,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齐集武昌宝积庵召开大会。中南教育部长潘梓年和副部长徐懋庸到会讲话。潘梓年阐述了院系调整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次院系调整是为适应祖国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徐懋庸代表中共中南局直属机关第12分党委提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新的农学院而奋斗”的建院方针。杨开道宣布了调整方案,童世光号召师生员工克服困难,搞好各项工作。会后进行了大联欢和大聚餐。会后进行了大联欢和大聚餐。
南昌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畜牧兽医系的畜牧部分的10名教授,74名学生没能赶上没能赶上22日这次事实上的成立大会。9月开始,他们和另外4省的6所大学农学学院部分系科的师生一样,从四面八方开始向武汉宝积庵汇集。只到10月,这种大规模的合流才基本告一段落。
10月20日,新成立的华中农学院正式开学上课。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摊子:全院共计教师154人,其中教授34人,干部109人,工人178人,学生1272人,其中本科生870人。因为房子紧张,搬迁工作来不及开展,学校仍设宝积庵院本部和珞珈山分部,分处授课。
负责总务的金聿面临着巨大压力:宝积庵校舍的建筑面积并不大,房屋相当窄狭,刚刚开工的基建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到10月底,迁来的教师眷属有20多家,新添和调并来的教工将近百人,这些迁来的眷属又多不在计划之内,新添的教工亦不在计划之内,同时各单位因人员的增加,办公室都要求扩大,住房也十分的拥挤,只好临时用木板隔出房屋住人。但挤来挤去,割了又隔,结果总是解决不了问题。每来一家或来一人,就要调动一次。而学生的床铺桌凳,市场一时订购不来,房屋又修建不及,男生寝室、学生饭厅以及各处修缮工程才刚刚开始,学生的住宿、吃饭、听报告都不方便。
柯象寅也为教学发愁:各学校调并来院同系同班级的学生所修课程不一致,使得安排课程和选课工作变得复杂起来;把农学院从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失去理科、文科的依托,导致学校急缺物理、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师。
更让人头疼的是怎样让这些来自6个省8个学校形成合力。人事科在年底的总结中提到:“过去在山下的觉得山上的都是些教条主义者,不解决问题,山上的也说山下的是些经验主义者,土包子,互相瞧不起……从北方来的说没有面吃,从南方来的又说没有辣椒吃,房子小又住得太挤,生活不安定情绪有些波动……”
院党委适时提出了“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建院方针,尽管困难重重,但全校上下共同建设新学校的热情高涨。很多问题“在党号召的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口号下,通过团结会、读心会、联欢会等方式和一连串的思想动员和说服,获得了基本的解决。”
到了年底,排课、选课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暂时开不了的课程,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等校代开,派人跟着学,学了再开。1952年初步实行了按劳取酬、交叉累进工资制的原则。各项基础建设也陆续完成,办学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学生每餐已经有两荤一素。
新成立的华中农学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的农学院之一,仿照苏联建立教学基层组织,并采用苏联教材和套用其教学计划。学院保存着原来已有相当基础的7种专业:农学、果树蔬菜、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畜牧兽医、农业经济之外,又筹设淡水养殖专业。在此基础上,1953年3月,教育部批复成立了5个系:农学系、园艺系、土化系、畜牧兽医系、林学系,分别由许传桢、章文才、陈华癸、秦礼让、陈桂陞任系主任,并设农业条差统计专修科、茶叶专修科和中等林业技术班。这一年秋季,成立不过一年的华中农学院有了第一批研究生7人,其中微生物学专业4人、牧草专业3人。
主体部分调整完成后,少数专业的调整仍在进行中,这时更多的是“裁减院系,人才也要向外输出”。只到1955年调并工作基本完成,华中农学院森林系、园艺系、农业经济系、兽医专业、茶叶专修科、食品加工组等共调出教师39名,学生150人。
1952年6省(地区)的8所学校的部分或整体的集合,是一次宛如万流合并的过程。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华中农学院这条主要航道业已形成,等待它的,将是更多风雨的涤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