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石采自青岛

作者:台旭    
2009-09-30     浏览(368)     (0)




  如果您到北京,必定会去天安门广场,那里是祖国的心脏,有雄伟的天安 门、人民大会堂、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瞻仰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心中激 起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你知道吗?矗立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那巨大碑身及其碑座,来自 青岛市东郊的沙子口采石场。这是我们山东省和青岛市人民的贡献,也是我们 的殊荣。当时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华社记者,曾实地采访和报道了碑石石料开 采的全过程。
  英雄纪念碑碑身的正面镌刻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 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碑身的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底座四周是 由八幅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历史的巨幅浮雕。这是由著名艺术大师刘开渠为 首组成的石雕专家组完成的。整个碑身和碑座的近千块优质石料都是来自青 岛。
  早在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9 年9 月30 日下午,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 央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随后成立了以 彭真为主任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派人在全国经过三 个月采集石料进行分析, 最后选定所需花岗石料石在青岛市浮山所地区开采。 青岛产的花岗石质地坚硬耐久,能抗风雨的侵蚀,磨光加工后,石头是浅焦茶色 而又带点淡黄色的底子,并有微小的黑白花点衬托,色泽极为柔和光润。整个石 料晶莹闪耀,是极好的稀有优质料石。
  山东省和青岛市接受这一开采任务后极为重视,特地组织了专门班子负责 整个开采及运输工作。如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的碑身,是最大的 石料,有14.7 米长、2.6 米宽、1 米厚,经过初步加工后也有103 吨重。经过人们 的日夜奋战,克服了打眼、起石等许多困难,终于安全完好地按期全部开采完 毕。这次为纪念碑开采的碑身、碑座及一部分栏杆料石,共计600 多立方公尺, 总重量达1600 多吨。
  石料开采出来后运输又是个难题。这么大块头的重石料,从沙子口采石场 经过几十里路程,运到青岛火车站再转运北京,在当时运输条件和起重设备落 后的情况下困难太大了。工人们说:“困难再大也没有战争时期困难大。”最后大 家想出用古老的“滚木移动法”,解决了市内运输的难题。于是大家动手,先在采 石场修出一条坡度较小的斜坡路面,用相同粗细的圆木垫在大石料下面,前面 用大粗绳牵拉着,后面再推拽着,慢慢地向前交替滚动前进。这支运输队伍由搬 运工人和部队战士组成的。沿途经过浮山所、汇泉、前海沿一直到火车站,一些 青年学生和市民听说是为首都英雄纪念碑赶运石料,也自动参加了这一运输行 列。
  火车载运是一个更大难题。一般一辆货车车底只能载重30 吨,而最重的碑 身石料是103 吨。这个“庞然 大物”如何运走呢?铁道部和 青岛市特地邀请北京、大连 等地的铁路运输专家,共同 研究设计加固车底底盘,改 进两节车箱的连接运输设 备,终于顺利地将大石料固 定在车体上安全运抵北京。
  经过首都工人们的日夜 加工修饰和精心安装,一座雄 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 天安门广场的中央,供人们祭 奠瞻仰。经过半个多世纪风风 雨雨的洗礼,纪念碑至今完好 无损,仍是光洁如初。去年国 庆前夕首都工人又对她进行 整修,新安装了现代照明设 备。现在每到夜晚,纪念碑显 得更加晶莹生辉。她是屹立在 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 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