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四举并进”势头强劲 村头田间及时跟进
川东北气矿《管道保护法》宣传到位全面开花

2010-11-09     浏览(24)     (0)

  本报讯 “自打天然气管道从门前经过,穿红衣服的石油工人就同我这老汉打上了交道,他们长年累月翻山越岭维护管道,还给村民发传单,宣传重要性呐!这些娃娃不易呀!”10月14日,宣汉县三合乡大山村4组代大贵老人告诉记者,国庆前后,红衣巡管人更忙了,写在岩石上的大幅标语,醒目!发给乡亲们的传单,详细!不就是国家颁布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要咱老百姓都知晓么!”
  地处大巴山区的川东北气矿,辖区内有天然气管道近400公里。多年来,由于精心维护,从没出现任何事故,确保了气流畅通。10月1日,当国家正式颁布《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后,气矿高度重视、迅速掀起宣传贯彻《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活动热潮。
  多种形式,宣贯工作不留死角。气矿充分运用报纸、网络、板报、橱窗、宣传单、墙体广告等宣传媒体,在网络上开辟专栏,利用专题报道、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攻势,组织近100人,成立12个宣传小组,深入管道周边工矿、乡镇、田间地头,宣讲2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25000余份,张贴标语120多条,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容。
  主动出击,开展隐患大排查。气矿把学习管道保护法和强化对管道安全风险防控结合,发挥整体联动效能,实行立体防护。9月中旬以来,气矿对所有管道进行管道隐患大排查,在五(宝场)黄(龙场)沿线,7个施工单位,12个碰口点同时作业,开展隐患大整治,使管道在运行中全面受控,从管道建设、防护管理、应急演练和风险防范出发,重点解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管线周边设施和构筑物的管理,落实企业和行为人的主体责任,制止管道沿线违章穿越、占压,拆除管道上方违章建筑,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记者 杨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