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科学发展观对学院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 李小云

2009-05-25     浏览(291)     (0)

文章阐述了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升华,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学院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习活动对学院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科学发展观将成为学院发展的内源动力。





  作为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学院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组长,我不仅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动员、专题辅导活动,还积极部署了我院的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思想提出的伟大意义,在这里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思想的又一次升华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积极的进行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土化以及发展和升华,先后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三步走的目标,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的经济体,从“东亚病夫”发展成在国际社会大舞台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仅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也为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建国初以稳定政权为主要目标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发展阶段、到改革开发之初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阶段、到1998年以来的重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快速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收入增加明显,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人类发展指数排名逐年上升,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伴随着快速的发展,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在逐渐显露,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基尼系数逐年上升,社会不公平程度越来越明显,环境破坏和能源消耗日益严峻,如何调整传统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促进环境友好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先后实施的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工程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法》的出台等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开始关注环境的可持续。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以“一减四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实施新型合作医疗、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水、路、电、通讯以及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使用沼气等新能源,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发展的公平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这些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执行提供了战略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不仅仅要在民生政策中体现以人为本,而是要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都要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公平和环境友好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对学院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学院的院长,我一直致力于加强学院的学科建设、促进学院教职员工的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要求我们学院领导对学院的发展进行一次深入的全面的调研,从而发现工作的不足。我们学院领导结合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开展了相应的调研活动,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学院发展的战略和思路。学院教职员工也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每一名教职员工为学院发展献言献策,在我院召开的第三次教代会上,各位教师代表以及列席参会的教职员工为学院的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深深的感受到科学发展观学习对学院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集体智慧的结晶,于国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协调发展有用;于社会,为社会的安定团结、稳定祥和发展有用;于学校,为学校朝着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发展有用;于学院,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学生培养、教职员工发展等有用;于个人,为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用。我们学院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刚刚完成第一个阶段的学习,但是对学院发展的作用已经开始明显显现,我相信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学院发展的内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