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以说,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失去了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 “发展”,是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它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论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本质、本体和核心,把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宽人的发展空间、维护人的发展权利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内在动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是指不同部门、地区、领域之间能够达到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延伸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而教育的优先发展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从根本上说,未来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只有发展一流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作用正是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本身就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社会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如何在实际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努力做到以下五点:
1、要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
2、要强化纪律意识,提高自律能力。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坚持党的组织纪律,不断强化自己的组织纪律意识,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关系,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无条件地纳入党的组织纪律的轨道。
3、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时刻跟踪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不断深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源源不断的传授给学生,要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
4、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党员,要切实履行传到授业解惑的教师天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身心的关心,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
5、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作为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埋头苦干,刻苦钻研,争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