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接第1版)教师:监控课堂教学 确保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监控教学质量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课堂教学监控主要是教师之间的相互监控,并通过相互监控实现教师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提高。在教育系,这种监控主要是由系教学督导组和教研室来组织实施的。
系教学督导组由本系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它通过检查教案、组织听课、召开教学督导座谈会和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即时发现并反馈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研究并向教师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学期系教学督导组听了8名年轻教师的课,本学期又多次组织年轻教师听老教师的课,一年来,教育系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今年5月份召开了教学规范化和改革研讨会。大家在相互听课、相互商讨中反思学习、共同提高,从而实现了相互监控。
教研室是系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部门,在系领导的指导下,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研讨、相互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检查学期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跟踪落实、组织教学检查和分析总结、评价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各项工作,对课堂教学实行即时、动态监控,以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
学生:及时反馈信息 促进教学调整了解学生反应,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进行教学调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教育科学系建立了完善的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一是建立系领导与学生定期对话制度。系领导深入学生,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场解决有关问题,直接了解教学中的有关信息,掌握教学运行的真实情况。二是建立教研室与各班级沟通与反馈制度。教研室和学生班级通过各项教学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与学生课代表谈话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满意度、到课情况、课堂纪律,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是建设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每个教学班指定两名学生教学信息员,一名为学习委员,一名为普通学生,信息员负责向教研室、系领导乃至教师本人及时反馈学生反应。四是设立教学意见箱。学生、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对教学过程中某些不便直接提出的意见,通过意见箱将信息反馈到系教学管理室,系教学管理室由专人负责每天定时开启意见箱,对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并按时反馈处理。五是填写教学日志。由学生将每堂课的师生到课情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写进教学日志,及时递交教学管理室,实现学生对教师的即时监控。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教育科学系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是即时的、动态的,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转需要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作保障,为此,该系特意设立了一个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能部门———教学管理室。
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依赖于系领导、老师、学生之间及其内部成员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及处理,因此,教学管理室的主要职责有两个:一是负责收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反馈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分类、整理、归档,对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和处理意见,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重大问题及时反馈给系领导。主要通过教学检查、定期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发布教学通报等工作来实施;二是制定奖惩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追究教学责任事故,结合年终考核和评选先进等实施奖惩处理,保证监控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在教育科学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除了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学生教学质量测评为定期反馈外,其余各项监控方式都坚持即时监控原则,保证了监控的时效性和全程性。同时,所有的部门、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的对象,又是监控的主体,这是一个全员参与监控、全员接受监督的立体互动、即时在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报记者 李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