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努力提升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水平
作者:研究生工作部(院)部(院)长王相友
中国共产党山东理工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开启新甲子的历史新阶段、扎实推进“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实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系统总结了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工作任务,规划了学校中长期发展愿景,勾勒出了学校加快发展的路线图。大会报告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统一了全校师生的思想,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研究生工作部认真学习了党代会工作报告,结合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思考。
一、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学校近期学科建设目标是建成若干优势学科群,中期建设目标是若干优势特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下一步学科建设工作将全面落实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办法》,实施学科聚焦发展计划和学科亮点发展计划,以山东省“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研究制定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有效对接“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办法,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完善学科结构,促进学科对标发展,推进差别化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极具潜力的学科特色方向,培育形成一批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增长点;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探索大学科建制模式,优化学院设置与学科布局,健全学科负责人、首席专家制度,发挥学院学科建设主体作用,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重点、以绩效为杠杆的学科建设模式,支持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对标国内外一流学科发展,从而带动学校学科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加大学位点建设力度,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积极做好学位授权点增列培育工作,支持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应用经济学等建成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扩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教育部学科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发挥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作用,积极推进研究生导师按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归口管理,紧抓有效学科要素建设,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为重点,以推进学科优势特色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学位点建设,制定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建立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向科研实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招生就业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倾斜,实现我校学科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动态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布局。
三、加强优质生源培育,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制度目前我校研究生招生体系有待于完善,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于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专业报考人数不均衡,重点院校的考生较少;本校优秀应届生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少等。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强化目标引领与问题导向,创新选拔方式,提高生源质量。一方面,应不断完善研究生招生体系,进一步完善研究生优秀生源选拔培养机制,实施硕博连读制度,争取研究生推免资格;另一方面,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施更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如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推免生减免学费、本校应届生报考奖励等措施,鼓励优秀毕业生报考我校研究生,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和数量。
四、高点定位,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实施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为此,要坚持高点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应深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应用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灵魂,以创新性研究为主体,以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
五、助力“人才优先战略”,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学校的近期发展目标之一就是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必然要汇聚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即所谓的人才、大师。学校汇聚的人才、大师均为研究生导师,他们是学校长期发展目标中“汇聚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和学校中期发展目标中“汇聚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增添了力量。“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明确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健全研究生导师评聘与考核体系,助力学校“人才优先战略”。
六、完善机制,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成长成才能力。完善“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四位一体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校院两级教学工作质量动态监控体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依托行业,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导师制,加强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发挥山东乐陵市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多元投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七、加快发展,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目前,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亟需加强。引进国外优质课程和师资、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氛围还不够,相应的支持政策还没有建立起来。招收外国留学生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发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学校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化国际化办学理念,推进办学的国际化进程。全面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加大国际化课程建设力度,实施全英语课程、双语精品课程工程,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同时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和成果,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鼓励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拓展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视野,鼓励各培养单位引进国外优质课程和师资,选派研究生进行短期访学和参加境外国际会议,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八、顺应发展,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目前,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工作协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推进学生管理规范化建设。要继续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实施、学院党委党总支具体负责、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规划。积极推动研究生“三助一辅”,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