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大学 - 《安徽大学报》

木兰情
陈玥 君

2016-10-31     浏览(184)     (0)

本文描述了作者与木兰的情感故事,从童年时栽种木兰到豆蔻年华时的陪伴,再到如今木兰树已高过窗台,作者对木兰的喜爱与感激从未改变。木兰见证了作者的生命中的美好,成为了作者生命中最贴心的见证人与陪伴者。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在《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情怀,让木兰在那个鹿逐中原、战火硝烟的年代,成为高尚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代名词。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那是红木兰的艳丽张扬;春风催露千娇面,点滴红脂未沾匀,那是白木兰的清丽高雅……“木兰”二字,如此独特,品言唇间,你仿佛能生发出那样一抹倩影:既有树木的朴实至臻,又有兰花的清丽脱俗,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混杂一起,在矛盾中生出独特的美丽,万紫千红耀眼来,独立枝头木兰情。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纸笔颂扬,丹青摹态,那是独属于他们的木兰记忆,而我与木兰,也有一份糅杂了时光与情谊的“木兰情缘”。
  5岁稚儿,黄口之年,随父母搬进新家。这里,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栽种了蟠桃树,门口笔直的小路两旁,一眼望去,全是形态各异的蟠桃树,树龄或大或小,居民任由其自由生长,竟有种洒脱却又充满人情味的感觉,小路也因此被政府命名为“仙桃路”,父母决定入乡随俗,家门口也栽种蟠桃树。记得当初随爸妈去花鸟市场买蟠桃树苗,却忘了是怎么的初心,我一眼相中了白木兰,其他花草再难入眼,在我的再三央求之下,我家一左一右分别载种了蟠桃树与白木兰,这株木兰也成为小区里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我那“一眼万年”,也就此书写了生命中沾满木兰花香的记忆画卷。稚儿望玉兰,相知相伴又一年买回来的树苗大抵有一层楼高,我在三楼的房间常常探头往下望着木兰树苗,想着:它什么时候才能长大,高到能和三楼窗户持平,这样它看起来就不会那么孤单可怜了。现在回想起幼年的想法,也不禁暗叹小儿淳朴,大抵是那时周围的邻居都住了许多年,他们的树自然也是高大繁茂,愈发衬得自家门口的树苗的弱小,心中萌发了些许同情与保护心理吧。
  记得那时每天小学放学回家,课业轻松,自然性情散漫,常常书包一扔,便和小区的孩子们到处奔跑打闹,爬树摘果子、玩泥巴、过家家,骑着单车在一个个小坡上冲上冲下,我又常常藏着心里的小骄傲,带着小伙伴们在自家的木兰树下转悠,这种“我有你没有”的稚儿的小炫耀心理,如今想来不禁失笑。那些年,童声笑语常常划破小区傍晚时分的宁静,又伴着各家父母的呼唤画上休止符。每次被妈妈拽着回家吃饭时,我总要跳起来和木兰树比高高,执着地询问母亲:“今天木兰树是不是又长高了一点”,而母亲总是带着无奈的笑容纵容着我,从不说破,这大抵是她对我纯真童年的一种守护。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下,剪影重重又一年。
  豆蔻年华初相识,但愿朱颜长好,莫负时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此诗真是微妙地写出了时光流逝难回头的怅然,于我而言,或应为“流光容易把人抛,木兰初长,豆蔻年华”,不经意间,我已从黄口之年步入豆蔻年华,而当年那株小小的木兰,隐有直望云霄的气势,早已与三楼的窗口相望,为我的房间送来赏心悦目的绿意与花季里浸润空气的木兰香,味清润人。
  十三岁那年,家对面新搬来一户人家,这对夫妇的女儿,我称她为静姐姐,长我两岁,从十三岁到十八岁,从初中到高中这段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都有彼此相互陪伴的身影。
  放学后,我们常常一起窝在我的房间写作业、看书、练字……每每两个人被数理化搞得头昏脑涨时,抬头望去窗外,就是一大片肆意生长的绿意,是木兰最贴心的陪伴。
  木兰花开的时候,是我们两个人的“狂欢节”。
  暮春三月,杂花生树,秦桑低绿枝。辛夷花开,缀满枝头,刻玉玲珑,吹兰芬馥。一树的木兰花开,洁白高雅,如侍女白袖长垂,甚是清丽。静姐姐是一个十足的“生活玩家”,她带着我摘下木兰,日光晒干后制成干花书签,时至兴来,还会用各色水彩将干花染成不同颜色,过塑后用小刀刻上几行小字,成品雅致又惊艳。她还教我做香包,做木兰花信纸,一起上网找教程学做木兰花味道的香皂和精油……那些在一起的时光,无不妥帖地晕染上木兰花香,那些一起走过的岁月,正如木兰花树不断增长的年轮一般,深刻而难忘,烙印在彼此的生命里。
  豆蔻年华初相识,但愿朱颜长好,惟愿莫负时光,情谊长存。此去经年,他时相遇知何处高考后,静姐姐选择出国念书,打拼至今,她的父母也选择随其出国定居,未曾归来。而我,也在时光的陶然下,多了一份沉静自持,在忙忙碌碌的大学生活里不断沿着目标,努力向前。
  出省读书,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年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自然,与家乡的人和事,相处时间慢慢减少了。有时在图书馆赶着各种作业,心中疲累时,总会想起那些年,窗外木兰的默默陪伴,犹如母亲的目光,深情而包容。最令我心悦的是,我们学校的主干道上也栽种了大片木兰。每至木兰花开,总会想起那些年,儿时的我带着小伙伴们围着自家木兰树打转的日子,想起静姐姐的一路相伴,想起妈妈纵容着我与木兰比高的童稚之趣……那是家乡的木兰带给我的鲜活记忆,而如今在安大的三年校园生活里,这里的木兰亦曾带给我新的记忆与期许。那边是过去,这里是现在,不变的是我对木兰的喜爱与感激,这是我的“木兰情”。
  今年寒假回去,突然发现自家的木兰树已高过三楼窗台许多,我再也无法俯视它的顶端,内心既怅然又兴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哪怕为了未来,渐行渐远留给你的是一个背影,你们之间依旧心意相通,情缘深重。
  这是我的树,一棵盛满我生命中鲜活回忆的树。它的叶子在阳光下舒展,每个毛孔都透着朝气,每一处脉络都刻满时光,或许有一天我会遗忘一些事,但是它会帮我记着我生命里的美好,做一个最贴心的见证人与陪伴者,一如当年,我的一眼万年,便未曾离去。
  又是木兰花开季,此去经年,那些曾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命运会做出最好的安排,他时相遇知何处,我永远用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