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大学 - 《成都大学报》

没有人因为生活的苦难而摒弃生活

作者:加多阿各    
2016-08-26     浏览(71)     (0)

我出生在大山里,生活的各种滋味:甜的、苦的、酸的、辣的,五味杂成的感受都尝遍了,在我懂事的时候就伴随着我。但我从不抱怨,反而坦然面对这一切,坚强的面对一件又一件的琐碎事、一波又一波的挫折。与其说这是不幸,还不如说这是磨练,是成长。

小时候家里贫穷,家里姊妹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自己学费自己挣,暑假一到就去捡蘑菇,寒假就挖草药,是有点辛苦,因为去很远的地方捡,所以每天都要摸黑去,路窄又危险,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走那么远的路是一个挑战。

记得小时候我们的衣服根本就没有冬装夏装之分的,无论初夏秋冬都是那件薄薄的衣服,直到那衣服破了又破,补了再补,补的衣服上全是补丁的时候才会有下一件衣服,记得有个冬天我是穿着一双拖鞋把整个冬天过完的,那个脚被冻的裂开成一条条的沟痕,最痛的时候妈妈把我的脚泡到那些很烫的米汤,现在想起,有时觉得很庆幸那已经过去,但有时候觉得有些心酸。我的鞋子烂了都缝补丁,家里无法给我换一双新的,于是我去山上收集松叶来买,一百斤才五块钱,九岁的我满头大汗的在山上背了两转,一整天就得了七元,我很满足,因为可以买一双鞋。虽然很累但更多的是喜悦。小时候能吃上一顿肉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一年中运气好还可以几个月吃一次,运气不好就是火把节和过年的时候才吃上肉。彝族有个习俗就是背肉拜年,除了内脏,几乎都要把整头猪都背完,所以过完年就没有了。

父母都是早出晚归,没来得及照顾家里。我从小就学会了做家务,每天早上做饭,切猪草喂猪等全包了。因为太小,不会用菜刀,经常切到自己的手,血流的太快所以都昏过去几次,而下午回家后第一时间去找猪草,回来再做饭,那时候没有电灯,有时不完成作业,又被老师责怪。

高中可能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最低沉的时候。那时我在西昌读书,每个星期的生活费就50元,两个素菜就4元,生活费肯定是不够的,只能早上一个包子,中午一顿饭,下午一个馒头,肚子总是饿得扁扁的,我高中三年在学校里没吃过一顿肉,因为怕别人取笑我,所以每次都要把饭打回寝室,趁室友们还没有回来,就赶紧把饭都吃完。2013年的冬天下雪了,很冷很冷,而我连一件厚的衣服都没有,狠下心用了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买了件衣服,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就一直吃一袋一块钱的方便面,吃的我头昏眼花,学习压力又大,又时常饿肚子,不知怎么,每次听到那首海阔天空都有种要哭的冲动。

而到了大学,本以为哥哥成家,两个姐姐也大学毕业,以为好日子将要来临的时候,妈妈就得了癌症。为了医治母亲,家里又欠了一大笔债,而母亲也去世了,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的离去,让我又有了更多的责任,每次回去,家里的家务都归我,从此上学那天没人送我上车,回家那天没人在家门口等我。父亲因为母亲的离去,一个人太孤单,再婚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从此家里都是我一个人,我终于深深体会到没有母亲就没有家,每次回家都是放下行李,自己再做饭吃,没有人做饭等我。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单无法用言语形容,那只是一种无形的心痛。我不责怪母亲的无情离去,我只怪自己再还没有能力报答她的时候,她就离去了。母亲去世前总说她最放心不下的是我,还说她走以后不要每次在别人面前都要哭得稀里花啦的。

大学是多么温馨的一个地方。在大学里我得到了第一份国家助学金,我很感谢国家的关怀,我也很感谢默默关心我的老师,我用这笔钱买了一直想买的很多本书,给老家的侄儿侄女买了点他们梦寐以求的巧克力,给我的外婆买了件棉衣,分了一点当了车费,剩下的充了一部分在饭卡里。还有一点我存起来了,因为到大三,大四的时候,我需要买更多的资料,我会忙着司考,忙着找工作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去挣钱,所以我需要存点那时候需要用的钱。我感到无比满足,无比幸福。大学给我的,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经历了那么多,我终于明白这些话: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共同承担的人。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的生活。确实如此,自己不坚强,哭给谁看。

没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厌倦喝水,也没有人因为生活的苦难而摒弃生活。只要活着,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所有的苦难都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