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寻 忆 养 子 沟

2016-10-08     浏览(83)     (0)

   暑假里,伏天高温,市区呆不住了,和家人一商量,去山里住两天吧!说走就走,第二天,我们就开车去了养子沟。这个地方对我和老公来说,有着美好记忆。
12年前,我们刚结婚不久,也是八月初,我们来到了这个地方,当年这个景区刚刚开发,那时的我们,年轻力盛,打听到景区尽头有可以住宿的农家,我们就决定背着行囊向终点进发。
一路上,我们手牵着手,伴着欢快的泉水声,呼吸着能让人“氧气中毒”的新鲜空气,时不时的和水里的小鱼打个招呼。突然,老公“哎呦”一声,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砸住了他,我好奇地随着他的目光往地上一看,一个绿色的型似芒果的果子躺在那里,恰巧对面来了个当地人,我们赶紧向她请教,她说这是野香蕉,能吃。天上竟真的能掉“馅饼”!我们哪里舍得吃它,还是留着欣赏吧。
这个意外的小礼物激发了我们对这个神秘山谷探索的愿望。我们继续兴奋地向山里进发,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几间竹子搭的小木屋前面,绿绿的新鲜竹子搭成的小木屋,一共5间,这好像小时候童话书里才有的场景!这时,从屋里走出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我们赶紧问这里是否可以住宿,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们立刻决定,就住这里了。
安排妥当后,我们就开始在这幽美的山坳深处,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喜悦!很快到了晚餐时刻,老人家里来了一位帮忙做饭的亲戚,同时还来了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刚开始还有点认生的小孩,很快就和我们俩玩熟了,他叫明明。看到厨房炊烟袅袅,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情景,思绪万千。
晚餐很快准备好了,没有大鱼大肉,没有海味,但绝对是山珍!一盘炒新鲜木耳,一盘山野菜,都是主人刚从山里采回来的,玉米糁是老乡自己种自己磨的,再配上一张千层饼,我们突然觉得好饿!夜晚的山里还是相当的凉爽,我们坐在木屋门前的门槛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和幽静的山谷,远处的溪流声隐隐约约,偶尔会听到知了和蛐蛐在互道晚安。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继续向上进发,去看看三清的庙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这是一段原始的山路,我们劲头儿十足地爬着,除了比别的地方清静,其它似乎没有太多印象。
回来后,明明一家在打核桃,就在我们所住的木屋旁,不一会儿,地上落了密密麻麻的核桃。中午又享受了一顿山珍后,我们准备返家了,纯朴的主人在接过我们付的食宿费时,还有点不好意思,临走,还塞给我们一大兜还带着青皮的新鲜核桃!
不知是因为这里的景太美,还是因为这里有个叫明明的可爱的小男孩,还是因为那一大兜核桃,都留给了我们最美的记忆。因此,我们这次带着我们的孩子重游了故地。景区比早些年热闹了许多,由于前几年的泥石流冲毁了一部分景点,所以和印象中的景似乎不太一样了,但仍是那么美!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着。我们这次的目标是再看看当年的小木屋和当年那个腼腆的小男孩。
十二年过去了,我们的体力不如当年那般,老公也发福了,头顶的头发也不如以前那样浓密,但是我们仍然手牵着手,一起向上努力地走着。我们的孩子在山谷里欢快的跑着,一会儿抓小鱼,一会儿追蝴蝶。在中途,我们遇到了一个年轻人守着一个卖橡子粉的小卖部。我们向他打听明明家是不是还住在山上。意外得知他是明明的堂兄!他告诉我们,明明家的小木屋还在上面,明明也已长成15岁的大小伙子了,但今天他去县城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我们继续前进,终于看到了那几乎原始农家,找到了已经老旧的不适宜住人的小木屋,旁边那颗大核桃树仍然结满了丰硕的果子。这里曾有我们青春的足迹,这里曾有我们浪漫的回忆!
拍照留念后,太阳已转到了大山的西边,我们恋恋不舍地向山下走去,就在我们快走出景区时,迎面走来了几个挑着担子的人,其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猜测,这应该就是明明了,他也许早就不记得我们了,因为那时他太小了。这几年景区开发的比较好,他们家的生意应该很不错!对他们来说,我们也只是匆匆过客而已。
我们没有去打扰明明,也没有打扰他的家人,只是默默的用祝福的眼神目送他们挑着担子继续向山谷深处的家走去……□洛阳分院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