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寝室楼下,一个骑着小黄车的同学未将密码锁盘复原,就匆匆离开。另一位同学紧接着就骑着车子走远了,两名同学都未向平台付费;在校外的青龙湖、蜀王陵等地,尽管已经超出了规定的骑行范围,还是能看见“小黄车”的身影;还有的“小黄车”被套上了私锁,停在校园某处;甚至有些“小黄车”惨遭“毒手”,被摘了牌、强行破解了密码,甚至被藏了起来……小黄车在成大“上岗”不足一个月,问题也逐渐浮现。
“学校里有了便捷的自行车,但有的同学们没有珍惜和爱护。个别同学掌握了破解密码锁的手段,导致人人都可以绕过平台零成本使用小黄车。我甚至发现有同学在网上卖 ‘小黄车’ 的密码,还有的人将记下密码的小黄车私藏,还有部分使用者用车乱摔乱放,暴力用车的情况也不少……说真的,‘小黄车’ 真的是个考验素质的东西。”文新学院小刘无奈地说。“看见小黄车被破坏,很心疼。”“小黄车”成大校园负责人王康说。每次发现 ‘小黄车’ 被乱停放,王康都要和师傅们一起去复原、整理,有限的人力对上繁重的工作量,王康无奈地说:“目前,只能口头劝导,真的感觉 ‘心累’。”
目前,ofo 平台在高校的团队参照一名校园负责人和适当的运营和运维人员组成管理团队。“最大的困难是调度问题。”王康说。在成大,王康和6名运营人员负责自行车的调度和维护。“每天,运营人员按照片区进行车辆的巡检和调配。我们在后门设立了一个修车点,用户可以通过 ofo 客户端报修或者在微信群上传照片报修。目前,学校有658 辆单车,由3 名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和休息,每天大约要修理 30-50 辆车。”
针对骑出校外、破坏密码锁等违规行为,平台目前利用价格杠杆、封号等相关措施来尽力规范。“目前,‘小黄车’ 是不能骑出校外的。后台会根据手机 GPS 来判断用户的骑行路径,一旦超出成大电子围栏的范围,后台就会提出警告并被列入黑名单,对违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根据校园内使用价格很低,超出规定范围价格会翻四五倍;如果有人把车从校外骑回来,会在微信上得到个大红包。公司正在自主研发第二代智能车锁和背后的硬件系统,以更好地解决防盗及使用规范的问题。”
“丢失、私藏、破坏小黄车的现象,我们对此有一定的心理预估。”吴皖蜀说:我们尽量将 ‘小黄车’ 的流失率控制在 5%,损坏率 10%之内。但是需要强调地是,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小黄车是属于ofo 公司的私有财产,私藏和破坏单车的行为这属于非法侵占和损坏公私财物,我们有权力进行追责。同时,如果一辆小黄车在平台上连续三天没有出行记录,团队将启动查找程序。针对有的使用者绕开平台使用车辆的行为,他说,“绕开平台后,一旦出现事故,使用者将无法获得平台的安全险。”
“总体来说,‘小黄车’ 在成大的运营状况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平台正处于初创期,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被同学们抓到了,但这在高校并不是孤例。平台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吴皖蜀介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