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 胡亚楠 姜立阳 通讯员 王帆 黄翠婵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已失去了毕业就能被单位录用的优势,不得不通过考证来增加自己的砝码,“考证热”在各高校蔓延开来。针对这一现象,学生记者展开了问卷调查。
为什么要考证,动机是什么?90%以上的被调查同学对考证有明确的计划和理性思考。其中约51%的人试图通过考证丰富知识,充实头脑;而出于兴趣,想在某方面发展的也占40%左右。尽管如此,还是有近15%的人对考证并没有明确目的,仅仅是“别人考,我就考”,以求心安而已。
大家考的最多的证又有哪些?当今社会,英语、计算机能力已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100%和91.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选择考驾照的约占78.26%;选择考诸如会计、证券、基金、教师证等从业资格证的人数也将近70%。
每天花多长时间备考合适?近半数被调查学生认为1~2小时就可以,但仍有近三成的学生觉得投入3小时以上才有保证。可见大多数人对考证时间分配是理性的, 能在确保正常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去准备考证。
面对校园里的“考证热”, 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考证“很有用,对今后发展有帮助”;13%的人肯定了考证的作用,但却认为会耽误正常学习;只有33% 的人认为考证完全没必要。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对“考证热”的看法与大学生本人的就业观有直接关系。在被问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注重应聘者哪些方面时,49.3%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有没有考取相关证书”这一项。
关于大学生“考证热”,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身为当事人的大学生对此也各执己见。在笔者看来, “多考”不如“精考”,老师们也应该积极引导,采取客观实际的态度,而不是简单的提倡学生“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