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千年瓷都致敦煌

《文明的回响·致敦煌》大展于景德镇陶溪川启幕

2016-11-02     浏览(67)     (0)

陶溪川艺术周主题大展《文明的回响·致敦煌》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展出,展览包括老一辈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临摹作品和当代艺术家对丝绸之路的再认识。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伴随着陶溪川文创街区开业暨陶溪川艺术周的正式启动,2016年10月18日,陶溪川艺术周主题大展《文明的回响·致敦煌》亮相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主办,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陶溪川美术馆共同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教授担任策展人。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不同文明在这里的交融,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1900年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引发了敦煌学在世界的传播,中国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发现,开启了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保护,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佳话。

《文明的回响·致敦煌》大型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名为西出阳关、乐舞霓裳、丝路新象。展览囊括了两部分作品共计127件组,一部分是以叶浅予、刘凌沧、孙宗慰、张仃、陆鸿年、萧淑芳、董希文等老一辈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临摹作品为主,是先辈们长期与古代经典对话、启悟所展现出的艺术神韵;另一部分是以敦煌为历史经验的当代艺术创作,包括中国画、油画、书法、水彩、视频、摄影、雕塑、实验艺术、服饰等,参展艺术家有范迪安、徐冰、王少军、戴士和、展望、邱志杰、吕品昌、徐龙森、武艺、丁方、张路江、于凡、王川、吕越、彭薇等,是当代艺术家们对丝绸之路丰富内涵的再认识,也展示了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和时代发展的文化气魄。因此,“文明的回响”就是向文明投以真诚的敬意,也向文明的源流投入更多的思考。一代又一代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前往敦煌,以他们的作品体现着研究和创作的印记。于是,敦煌不仅本身就是古今、中西文明文化的结晶,更是二十世纪以来几代艺术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到今天仍然是感召艺术创造的情怀。

正如范迪安院长对这一系列展览作品所作阐释:“这些贯注了艺术家情感与才华的摹本,具有重现经典与转换创造的双重价值。展览邀请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在精神内涵上与敦煌艺术、丝绸之路主题相接,在古老的母题中注入了新的时代观念与文化意涵,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的语言体现出向文明的致敬,展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探索。”

今天这一系列展览来到千年瓷都景德镇,这是继2016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在景德镇市陶溪川挂牌成立后又一重大学术成果与交流。双方在“院地战略合作”中,不仅形成学术机构,成为教学科研基地的成功典范,而且进一步拓宽交流形式与力度,形成古今并置、融通视观的展览结构,以期提示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代艺术创造的启发与支持,共同续写丝绸之路艺术新的篇章。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王少军副书记等学院领导陪同江西省副省长刘昌林、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景德镇市市长梅亦等江西省及景德镇市领导参观展览

宣传部 宋曼青/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