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理工大学报》

我骄傲 我是地道的“安理造”能源与安全学院

作者:杨科教授    
2016-09-30     浏览(116)     (0)

  十九年前的秋天,我与同学们一样,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安徽理工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之旅。在安徽理工大学,我完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十年”学习,成为我校独立自主培养的第一名博士,是个地地道道的“安理造”。一路走来,我庆幸遇到了那么多好老师,把我培育成才。当我也成为一名老师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作为师者的不易。
  我所学的专业是“采矿”,常常有人问我:“你读的采矿就是学挖煤的”?我毫不迟疑地说“是”,却不想做进一步地解释。因为,我选择了“既来之,则安之;既学之,则钻之”。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不管人怎么看,自己也要做出点名堂。在学校的关心支持下,在众多老师和同事帮助下,在自己十多年对所学专业的坚守中终于小有成就。近年来,我个人取得的成绩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曾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安徽省青年科技奖、安徽省教坛新秀奖等。因此,在我看来,大学生活之要,不在于片面纠结“学校是否完美?专业是否实用?”而在于自己用心塑造完善的人格、潜心储备丰富的知识。
  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其真谛是“团队协作”。大部分同学都是在高考中“独孤求胜”来到大学的,而在大学中如果继续“独孤”就只能“求败”了。大学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科技创新、挑战杯、科学研究等等,都需要组建一个团队或加入一个团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那么团队成功的基石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与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个买碗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要用“碗碗相碰”听声音的方法去买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碗是一只好碗。同样,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你付出了真诚就会得到信任,你献出爱心就会得到尊重。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结交最好的朋友!
  进校10天的相处中,传承“煤海健儿之母,矿山英秀之林”美誉、承载着浓厚历史韵味的“大门”与“楼宇”,同学们已不再陌生。你们也已经从空间维度上感知了大学之“大”,而时间维度上的大学之“大”,则需要同学们用仰望星空的追梦勇气、弘扬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理工大”精神去细细品味。愿你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有一天也会像我一样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地道的安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