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在孩子眼中,母亲就是上帝

作者:大气科学学院 王佳敏    
2016-10-15     浏览(659)     (0)

  晚上梦见妈了,妈妈出去打麻将一夜未归,第二天我就哭着不干了。早晨起来,给室友递书包的时候,“妈,给你。”脱口而出。虽然早已不是襁褓中吃奶的的孩子时时刻刻离不开妈妈,但除了上学这种必须背着“大丈夫志在远方”这种虚伪的包袱忍着眼泪离家,我是一分钟都不愿意离开妈妈的。从高一到大二,四年间,在家住的日子加起来不到一年,放养久了的孩子更想回家,现在虽然说是成年人了,但是成年人的内心也是渴望圈养的。
  当年特别离经叛道,叛逆地每天和妈妈吵架,因为一双鞋的颜色,一条裤子的长短,晚上该几点睡……鸡毛蒜皮,不是多,而是繁琐,青春期的叛逆加上满地的鸡毛蒜皮,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鸡飞狗跳。那时候前一天吵完,第二天早晨在门上贴上“妈,我错了”偷偷溜出去上学。
  老家有一个传统,家里的亲人出远门走了之后,家里的人一天内不能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否则,打扫有种扫客出门的感觉,是极不吉利的。小时候,二叔每次离家,奶奶都不让碰扫把,而很多这些忌讳都不是有人告诉我的,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渐渐的自己就摸透了。而妈妈从来不是什么封建迷信的人,年轻时的妈妈雷厉风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像从来没忌讳过什么,所以我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我上学走的前一天,她把全家都清扫个遍,我又开始不耐烦,等我走了打扫不是更利索吗?妈妈却说:“你走以后,妈就不扫了。”那个我推测了好久才猜到的忌讳瞬间涌上大脑,如果说泪流满面是夸张,那心头一怔绝对是当时的感受。
  我有时候告诉妈妈:“妈,我觉得你老了。我小时候说饿了,你三两下十分钟就能做出饭,而现在,我说饿了,你先在屋里转好多圈又在厨房里磨蹭好久才有饭吃。”妈妈就笑了。现在,我早已脱离了当年的叛逆,温顺的像个毛绒小熊,妈妈也失去了当年的雷厉风行,温柔的我有点儿不愿意。我长大了,妈妈却老了。
  想起了电影《寂静岭》里的一句话“在孩子眼中,母亲就是上帝。”是啊,从小难过时躲进妈妈的臂弯,害怕时躲进妈妈的臂弯,撒娇时躲进妈妈的臂弯,妈妈的臂弯就像是把洪水猛兽妖魔鬼怪一切不好的东西拒之门外的金城汤池,而这些又岂是上帝能带给的?我终于明白影片结束时阿蕾莎离开前对生母的那一眼鄙视,母亲就是上帝,而作为上帝的母亲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让她遭受强暴与火刑,怎能不受到女儿的憎恨?如果上帝带给我的安全感有妈妈的十分之一,我愿立刻抛弃现有信仰,每天祈祷,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