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论重走长征路对民族忧患意识的意义

作者:管理学院15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刘 鑫    
2016-10-15     浏览(295)     (0)




  21世纪是人类社会总体稳定,是奏响铸剑为犁最强音的一个世纪。2016年是千禧之年后的第16个年头,人类社会积攒的财富、取得的科技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而回想起不远的上个世纪,这一切都是难以想象的。历史的硝烟味愈发淡薄,但人类的和平意识绝不能因此淡薄,在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追忆先烈、铭记历史、居安思危显得尤其重要。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一个最危险的民族是没有危机感的民族。为什么在当今人类社会可以企及的领域高度,都有犹太人的身影。因为犹太人的危机意识要比别的种族强烈得多,惧怕了再次灭国的惨痛教训,犹太人从出生开始便被灌输教育强国的思想,小孩子从很小开始便博览群书,不断学习,而且犹太人的谦卑和勤奋举世皆知,我想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犹太人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GDP总量是日本的两倍。日益强盛的国力仿佛传递着一个真理:中国正在朝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然而事实有这么乐观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一切经济成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成果,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加重,“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消耗殆尽,而且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外国乃至于台湾、香港等发达地区都陆续将生产厂址外迁,寻求更廉价的劳动力。在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年均生产总值可以达到百分之十,而如今已跌破百分之七。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经济形势呈下滑趋势,不容乐观。但是国人真的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奢侈享受、过度消费之风盛行,危机意识逐渐淡化,对老一代推崇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也抛之脑后,老一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仿佛仅仅成为影视剧里的故事,这个民族潜在的危机被搁置。
  这是我对中国社会现状的片面认识,只言片语也难概全。情有可原的是安逸舒适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要想继承老一辈革命人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现实的土壤,所以今天的中国社会潜藏的危机不断加深是国家富强的副作用。要想这个民族不断延续、创造辉煌,要想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危机意识、或者忧患意识一定要有,而且要强:这些认识在我参加长征行者团队后得到强化。
  我有幸成为一名长征行者湘赣纵队队员,在重走长征路中,体会到了当年红军的艰苦卓绝,亲眼看到了红军初创时期的大本营,意识到了当时条件的恶劣,想象到为了中国革命而以青春和生命为赌注的一批热血青年身上所特有的胆魄,意识到了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感受到了今天在共产党带领下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再一次坚定了自身为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毅力,我的步伐变得稳定而踏实,我的理想开始变得清晰而笃定。重走长征路,筑梦青春行。老一辈人的光荣传统值得我们学习,一生受益。而只有试着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才有真正的收获和感悟。我期待这样的实践多多益善,我们的青少年需要投身到昔日革命精神的学习中去,去历练,去成长,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