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回望眼,“电”路迢迢
——电气学院李景禄和汤放奇两位教授回忆学科建设往事
自并校以来,电气专业成了我校的热门专业,每年的高考录取线不断攀高。社会需求大、职业待遇高,是对考生的吸引力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二十年来,我校电气专业发展迅速,在教学、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二十年来,从事这一专业的老师们如同拓荒者一样,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之路,其中就有李景禄和汤放奇两位教授。
他们说起学院目前的发展情况时如数家珍: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学科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依托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显著的电力行业特色,已入选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始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学生广受用人单位青睐,各项电子竞赛等科技活动成绩显著,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回忆起发展之路,他们同样感觉到“电”路发展之迢迢。
教学科研转型之路
2000年,李景禄教授已经45岁,在河南信阳供电局担任总工程师,工作生活稳定安逸。从河南信阳到湖南长沙,500多公里的路程,改变了他下半生的人生之路。
“我是2001年人才引进来校的,在学校这十几年,正好经历了我们学院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李景禄教授回忆说。
2000年前,学院科研项目都很少。汤放奇教授也回忆说:“我是大约97年初到长沙电力学院的,那时候没有硕士点,主力抓教学。电力部每年举办一次专业知识统考,教师都是偏教学型的,大家都把教学看得很重。”
什么叫“看得很重”?就是“新教师进来必须有老教师带;每个星期二下午是‘雷打不动’的教研活动,教研室集体讨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主管教务领导都来参加教学研讨”,她强调说,“那时候学院就狠抓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评价、过好教学关。”
作为基础课程,学过《电路》的学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电路没学好,这一路是兵败如山倒。”90年代末,《电路》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起步建设。“97年刚刚申报湖南省重点建设课程,还没有结题。”汤教授来了以后就接手任务,一年后顺利结题。2006年《电路》课程开始申报湖南省精品课程建设。“湖南省刚开始,对于大家来说都是陌生的东西,只能参考借鉴别省的评判标准,一点一点摸索。”汤教授指了指楼上说,“就在这电苑楼的11楼,没日没夜的弄,最终批准立项。”
经过5年建设,《电路》课程通过2011年湖南省精品课程建设验收并定为“优秀”,湖南省继续资助。2014年教育部启动慕课建设,湖南省指定电气学院领头建设。2016年又申报了国家“名师空间课堂”。
继《电路》之后,《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均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应该说,基础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汤教授说。
2000年左右,时任长沙电力学院院长李卫国主张学院发展从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决心引进一批专业人才。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他在心中盘算起5位本科同学,有在中国电科院工作的,有在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自然不用说,可是,“最后盘算来盘算去,只有把我从信阳‘诱惑’到了长沙。”李景禄教授笑着说。
人到中年皆求稳。李教授也曾犹豫过,是陪坐在一旁的爱人蔡老师帮他下了决心。“他做事有毅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对仕途不感兴趣,对业务、对科研很感兴趣。”
李景禄教授那时候已经是总工程师,在供电局工作近20年,做了很多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业务积累加上对科研的追求,和学校的需求不谋而合,于是踏上了“转型”之路。
项目开拓之路
李景禄教授的到来,正是缘于学院的这种转型。2001年来校,是年7月,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并入,师资队伍充实壮大。但转型怎么转?科研怎么做?“从接课题,建实验室开始。”
据李教授回忆,2002年开始,学院承接了河南、湖南省电力公司课题,先后共承担约40项横向课题;2003年高电压实验室就建起来了,“刚开始只有空房子,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师资,就自己培养硕士博士,送出去深造进修,团队慢慢充实建设起来了。2005年上海某钢铁集团发生特大事故,承接项目后一个礼拜处理完,事后负责人问:“长沙理工大学?没听说过……”“我一听说又好气又好笑,只好告诉人家,是合校不久的新学校。”
当时实验条件困难,老师们就利用假期,到各地电力系统去,下基层去电网、电厂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社会发展、电网发展需求、矛盾和问题。李教授强调,“电力关乎生产和民生,啃书本啃不出东西。必须在社会上学,从生产上学、从实践中学,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资源共享,共同探讨。”
2003年,长沙电力学院与长沙交通学院合并组建成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融合原长沙交通学院自动化专业等办学力量组建而成了现在的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04年,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授权点获批,涵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电气工程二级学科,以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等二级学科工学硕士授权点;有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两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平台搭建好后,慢慢的,学院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一个个接下来,而且都出色地完成了,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的名气也渐渐响亮起来。目前,已经向广东、广西、重庆、山西、山东等11个省电力系统扩散,成功地实现走出去。
“曾(祥君)院长都是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做项目,搞科研。而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汤教授说。现在,电气学院的科研蒸蒸日上。比如,曾祥君院长主持过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杨洪明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等。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杨力铮、谢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