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预防青少年犯罪先进个人、山东省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014年度中国优秀社工人物、第九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15年度山东省高校师德标兵提名奖、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每个头衔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王玉香。
做老师,抓教学,她默默耕耘讲台三十载,桃李满天下;是学者,搞研究,她一直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科特色方向,在青少年、青少年社会工作及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当院长,求创新,她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发展和建设恪尽职守、尽心竭力。
搞专业建设,她身上有股拼劲和韧性“现在,学校正深入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我们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从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从强化实践教学、建构实践教学的平台开始做专业建设,最终打造了一个教学、科研、实务三位一体的平台。我们要真做真练,而不是简单地去做。”王院长说。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王院长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加强团队建设与制度保障,积极搭建学术平台,注重学科专业与行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省内外学科专业共享机制。
王院长深刻认识到从实验室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社工人才,所以,她积极探索尝试,于2014年2月成立了民办非机构“济南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使实践教学由实验室的模拟发展为真实提供社会服务,建构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平台。当被问到成立“济南山青社会服务中心”的初衷时,王院长侃侃而谈:“第一,我们社工学生毕业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第二,可以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也可以解决老师的督导问题,增加实战经验。”成立这样一个机构,是王院长最自豪的事情之一。除此之外,她还和民政厅成立了一个机构是山东省社会工作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王院长就是这样一个敢想敢做、思路清晰、工作扎实的人。她一心投入社会工作服务,执着于对社会的回报和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
她总是强调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为了做好专业建设,王院长从北京访学回来后就再也没有周六周日,经常加班到很晚。她看过的材料摞起来比人都高了,反反复复地修改只是为了更完美的结果。有人曾经对她说:“你怎么那么傻,都已经是三级教授了,干嘛还那么拼命?”王院长笑着说:“我觉得真正的学习使我快乐,教育事业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王院长以身作则,做好学科专业带头人,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谈起王院长,院里的老师无一不打心眼里佩服她。大家都被她那执着敬业的精神所打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她当作学习的标杆。爱学生,就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记者私下了解到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王院长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都十分尊敬爱戴她。当记者问到和学生的相处秘诀时,王院长这样说:“和同学相处,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你能够了解他们,这是相处的一个必要条件。我觉得知道年轻人的话语,能够用他们的话语去表达一些东西,才会和学生打成一片。”因为王院长自己本身讲的课都是与青少年有关,青少年是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且她又担任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副主任,所以对年轻人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
王院长说她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说学生的一些时尚潮流和新的动向。譬如,她会猛地说出一个学生喜欢的或者正流行的词,这时候学生就会感觉特别好,愿意敞开心扉和她聊。“像以前叹老族类似这样的,包括很萌啊,很宅呀类似的很多,这些东西是年轻人喜欢的。”王院长笑着说。她总是能抓住重点,让学生敞开心扉,拉近她和学生的距离。
王院长带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令她印象非常深刻。回忆往事时,她说:“曾经有一个学生到心理咨询室,说要找一个活着的理由,他把各种想死的工具都弄好了,什么绳子、刀子、药都买了,甚至要学海子的死法。而且他骑在窗户上说要让自己保持清醒。他喜欢诗歌,我就从这切入问了他一些关于诗歌的问题,他回答不上来。这个孩子就是因为在现实中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都没建立起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我就根据这个判断他不会自寻短见。她说的时候还在办公室模仿那个学生的状态,声色俱备,仿佛那个场景就在眼前。她接着说:“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毕业后两年。有一次我正忙着做饭,他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想通了。他以前在济南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后来回胶东发展了,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反省自己,还感谢我,看到学生好了,我也很欣慰。”最好的师生关系莫过于此:你不说话,但我懂你;你需要时,我就在那。王院长正是这样一位懂得学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把职业当挚业: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谈起师德,从事教育事业30年的王院长对此感触颇深:“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老师是培养人才的,所以,必须德才兼备,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好学生。师德,应该作为一个老师从事教学这一职业的核心灵魂和价值观,是老师必须坚守的节操。”王院长认为教书过程中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通过教书达到育人的目的。如果教师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一个非常阳光的心态和对事物的一种比较客观冷静的正确处理分析的办法,肯定不能很好地去育人。所以说,师德是老师的一个核心灵魂和价值观,它在整个教学中处于一个关键位置。王院长心中一直坚守一个观念:把职业当挚业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高境界。她在给新员工培训的时候曾说:你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督促你,你会提高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做的更好。”
采访即将结束时,王院长跟学校的年轻教师也分享了多年来的工作心得。她觉得年轻教师要认真对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才会提升做大事的能力。她希望,年轻教师潜心教学、凝练自己的治学和研究方向,要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虽然王玉香院长身兼数职,获得了很多荣耀,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怠慢教育事业,而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挥洒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珍视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