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

让 学 术 信 仰 之 风 再 绿 校 园

作者:李 晓 春 唐 勇    
2015-05-21     浏览(49)     (0)

  阳春四月,西农校园,春风拂面,绿意盎然。师生们在又一次迎来最美校园之时,学术信仰之花伴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春风也在校园里绽放。其突出表现就是以“科研成果进社区”、“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为标志的系列科研学术活动的相继推出。活动开展以来,立刻在校内外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
  “科研成果进社区”活动旨在破解学校科研成果“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困局,使师生能够形象直观地认识神秘面纱下科研成果;“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活动旨在拉近专家与学生的距离,努力在学校中创造一种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氛围。两项活动虽有侧重,却集中反映了我校学术科研成果、水平和成就,凝结着我校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精神。这些重大科研成果和重要学术“大咖”的涌现,也成为体现我校改革发展成就、衡量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实现我校屹立于国内外高校众强之林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新常态,我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日益临近的背景下,学校面临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何以实现,支撑和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何以厚积薄发,引领国内外学术前沿的高端人才何以涌现,一流农业大学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精神何以培育等等重大课题和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成果进社区”、“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系列活动的推出,呼应了时代发展和学校变革的需要,是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而采取提升质量内涵、释放办学活力、促进教育科技引领的积极尝试,也是学校改革发展“路线图”既定条件下创造性“施工”的生动体现。
  可以说,“西农979馒头”免费品尝活动和张涌教授的学术报告为“科研成果进社区”、“与身边的科学家面对面”两个系列活动开了好头。广大师生不仅切实地从中分享到了科研成果的实惠、汲取到了学术营养的滋养,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学校发展的目标自信、科研自信和道路自信。这样的实惠感、自豪感、自信感也必将随着科研学术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而不断加深。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农林科大人,我们固然可以艳羡已有的成就和身边的榜样,但更应以榜样的力量不断自我激励,自觉地将个体的学习、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与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相承接,努力使“学术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信仰”,为我校形成“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倡导求真务实科学精神的新常态”添砖加瓦,共同奋力为创建“充满活力、崇尚学术,具有自由氛围”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而不懈努力。
  要让学术信仰之风再绿校园,不仅需要师生一如既往、脚踏实地在各自岗位上的努力,还需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策划,将学术活动坚持不懈地搞下去,让科研成果接地气,更让师生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获得营养,并真正内化于心,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愿学术信仰之花遍布校园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