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 - 《上海师大报》

爱生敬业 魅力独特——记音乐学院杨巧云老师

□张译文

2016-06-15     浏览(50)     (0)

文章讲述了作者成为杨巧云老师的学生后,深受其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坚定了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杨老师热心公益事业,身教重于言教,对工作认真负责,追求完美,让作者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讲好师大故事,弘扬师大精神,校党委宣传部、校工会、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校团委等在全校联合开展师德小故事征集活动,目前征集到176篇。本报从本期起,刊登部分优秀征稿,以飨读者。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虽学的不是师范专业,但却对教育一往情深,梦寐以求的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师。这样的我是如此幸运,能够成为杨巧云老师的学生,他让我深刻理解了那句话,更让我心中当教师的愿望变得更加坚定。
  
热心公益事业
2016年的一天,杨老师在为我们上研究生专业课时接到周进华老师的电话,周老师向杨老师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为自己在4月22日举办的师生音乐会上担任钢琴伴奏。此次音乐会是受市工人文化宫之邀的一次公益演出。杨老师闻之欣然答应了邀请,并请周老师尽快把伴奏谱送来,他可以早些开始准备。
  过了一周,有一次杨老师在琴房练习伴奏曲目时,突然痛得叫了一声。在场的我们急切询问怎么了,杨老师只是说,没事,就是手臂突然抽搐了一下。于是继续练琴。看到老师如此轻描淡写,我们也就没认真细问,觉得可能没什么大事。
  
示范是最好的教学
几天后的一次专业课上,杨老师在示范一段高难度技巧乐段时,突然左手手臂动弹不得,非常僵硬,一向灵活自如的手指行动起来也变得缓慢。我问老师是不是上次的疼痛还没恢复。老师说,没事的,估计昨晚练琴练多了,手臂有点劳累。我不敢让老师再为我做示范了,便对老师说,我知道怎么练了,您休息休息吧。谁知老师却打断我的劝阻,并严肃地说,上课我必须要给你做示范的,因为示范是最好的教学,只有亲自演奏一遍,才能以切身体会灌输给你们知识,作为学生你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要领。说罢杨老师继续忍痛示范。做教师,身教远远重于言教。在一旁站着的我被老师的认真感动了,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拿下这高难度技巧段落。
  又过了几天,我在琴房碰到杨老师,他的样子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已然是四月中旬的暖暖天气,老师却穿着棉衣,脖子上戴着颈托,脖子后面还贴着膏药,手里攥着一瓶中药。看着我疑惑的眼神,杨老师这才说他昨天去了医院,拍了CT,医生说是肩颈有个关节偏离原位置,导致压迫了神经,造成手臂的酸痛。医生还说如果老师再不注意休息,长期下去后果会很严重,并嘱咐切忌总是低头弹琴,要多运动。
  
为了一句承诺
可是距离4月22日的演出越来越近了,杨老师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反而随着阴雨天的到来而日渐恶化,越来越重。老师说他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缓缓地爬起来,因为肩膀根本使不上力。为了确保几天后演出的顺利进行,杨老师再次去了一趟医院。医生为老师做了理疗按摩,稍稍缓解了一下,但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哪那么容易就能恢复啊!
  演出当天,我自告奋勇报名为老师在台上翻谱。要不是亲眼看到,我永远也难以想象老师是怎样咬牙坚持整场音乐会伴奏的。演出时间是晚上七点半,我和老师中午十二点就到达了演出地点参加排练。从每个演员的单独排练到最后的联排,杨老师始终没站起来休息过,一直在为演出人员提建议,帮助改进。我劝老师休息一会,老师却说,你看还有那么多同学在等着排练呢,不休息了,我没事的,不累。到了晚上七点半,在第一个演员演唱完毕后,杨老师转头问我有没有面巾纸,他说想擦汗。我这才注意到老师的额头上都是汗珠,赶忙去后台向工作人员要了一包面巾纸递给老师。老师在主持人报下一个节目的间隙对我说,下午排练的时候手臂又痛了,导致整个身子有点虚,所以才会一直冒汗。我听后为之感动得热泪盈眶,想到从早上到现在,杨老师一直没休息,始终在练习伴奏谱子与排练,忙得连水都没喝一口。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音乐会中,老师每弹完一首曲子就要小心翼翼地擦一下汗,手臂也有些发抖。直到晚上十点多音乐会结束,杨老师才终于从琴凳上起身,他双腿发软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润物细无声
后来,与杨老师聊天才知道,老师为确保这次演出的成功,每日在家练习良久,不断琢磨推敲,怎样弹更有韵味,更符合时代特征,怎么弹才能与演出人员配合更默契,让声乐演唱者演唱得更舒畅自然等等。回想几年来,敬业爱岗的杨老师就是这样凡事认真负责、追求完美,他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我、感染着我,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越发热爱敬重。人格魅力的能量是巨大的,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点滴滴注入我的心田,引领我朝着人生的目标奋勇向前。其实“教育”本就是“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我很感激此生能遇到像杨老师这样优秀的教师,他播撒的不仅是知识的种子,更是做人的种子。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后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像杨老师那样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