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自动化不一样的立体仓库———记《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组
通过在触摸屏轻轻一点,便可以实现货物自动化存取的整个流程。我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资源再利用学院(以下简称机化学院)2012级自动化班的梁翰计、2013级自动化班的石磊、韦雄耀一起研发了这样一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模型。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指在不直接进行人工处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物品仓储和取出的系统,它以高层立体货架为主体,以成套搬运设备为基础,是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高效率、大容量存储机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研发还有很多现实意义。自动化立体仓库通过高层货架存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采用层积式存放,防止货物的自然老化、变质或损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适应黑暗、低温、污染、有毒和易爆等特殊场合的物品存储需要,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
梁翰计在暑假打工时发现,公司的仓库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放在高层的货物不好找,也不方便拿。梁翰计就思考,结合他所学的专业自动化,在有自动化领域中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他应该可以做出一个存取货物更方便快捷的仓库。
有想法就要去勇敢实践。于是他叫上平时一起在电力拖动实验室学习的石磊、韦雄耀,在2015年5月时开始项目设计。
每天的课余时间,他们都会待在实验室里:收集资料、编写程序、组装机件、修改程序参数、调试机器……搭建机械传动机构,把做好控制电路组合起来并完成系统整体硬件制作。在项目制作中,程序参数很重要,如果参数有一点偏差,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其他的步骤也出现问题,无法达到灵活存取物的预期效果。由于不知道怎样的参数才是最合适的,他们需要一遍遍地去尝试、去摸索。修改参数、调试机器,再修改参数、再调试机器,增加外围硬件、调试机器,在那几个月里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尝试。
“那时候每天一醒来就跑到实验室去修改参数,调试机器。总想着怎样才能提高机器的准确性、灵敏度。”石磊说。因为他们是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所以机械专业知识有所欠缺,于是在机器制作过程中他们只好自己边学边做,解决遇到的问题。
他们通过上网不停地找相关资料进行参考学习,遇到不会的就去看书本、查资料,有疑惑解决不了就去找老师请教,遇到技术难题就一起商量着想办法解决。
“通过实践,让想法变成现实,从中学到更多知识。”石磊说。他们的实践,让想法变成现实。他们不断摸索,一步步去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了一个实体———一个由触摸屏、光电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限位开关、步进电机驱动继电器、直流电机组成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型。
“多实践,多去做项目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这个项目,他们已经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那么就可以说这个项目做得很好了。”项目指导老师王彦庆老师说。(裴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