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教学建设年,图书馆能做什么?
学院党委把2009年的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并相应开展“教学建设年”活动。从3月5日的学院报上也可以看到,各系部为密切配合学院“教学建设年”活动的实施,纷纷表态并公布与活动相呼应的一系列工作计划和目标。图书馆尽管不是一线教学单位,但素有“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之称的图书馆显然在“教学建设”活动中不应当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教学建设年,图书馆能做什么?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定位是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服务部门,但图书馆的服务比较特别,它不涉及广大师生的衣食住行,而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他们聚集到学院的终极目的———知识素养。围绕知识素养,图书馆在教学建设年至少需要做好三件事:
首先是图书保障。任何系部的教学、科研都离不开相应专业图书的支持,只有在了解熟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才能在教学或科研上通过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大学生也需要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参考书,才能真正吃透老师课堂上讲述的教学内容。因此,图书馆相应也应该把“图书保障”当作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里的保障不仅要求数量保障,更加强调质量保障,时间保障。即把最好或最适合的图书在最短的时间里推上书架,供广大师生借阅利用。这就要求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与各系部教学一线老师沟通,平时注意收集整理学生借阅图书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
其二是知识服务。这里无论是图书馆员还是广大师生都需要更新一个观念,即图书馆员不仅仅是承担采编借还等日常工作,新时代要求图书馆员还要起到未必教书但一定育人的作用。对于图书馆一线工作的流通部、阅览部馆员,除了热情为师生提供借阅书刊服务外,还应当能提供一定的知识导航服务。尤其是对于初入校门的大一大二学生,更要在图书检索、读书推荐上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引介。如果说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那么图书馆员无疑就是“第二课堂”的老师。在日常与全校师生近距离的接触中,一个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言行举止不仅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对全院的学风、校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是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本来应该成为全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但我院属于专升本院校,图书馆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科研学术上底子相对薄弱。为了更好的促进学院教学建设和提高学院整体的科研水平,作为一个本科院校,图书馆应该尽快设立“参考咨询部”,为广大师生的科研教学提供所需的文献信息以及配合我院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加强对图书馆现有文献的二次加工整理。如针对学院乃至梧州市重大课题开展信息跟踪服务,为课题负责人提供相关研究的资料汇总、目录索引、为新生开办文献检索课等等。这样,图书馆不但能为学院的教学建设做出独特贡献,而且由此可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
我院图书馆馆舍气势磅礴,一枝独秀,是学院的标志性建筑物。乘着学院党委大力开展“教学建设年”活动的春风,鄙人衷心地希望我院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能实现“标志性”的转变。(图书馆采编部 李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