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

埃及校友金山: “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作者:邵贵文    
2016-05-03     浏览(84)     (0)

  我校埃及校友金山博士(OSAMA ABD ALLA ABDALSHAFI MOHAMAD)最近“火”了,这源于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等国内重要媒体以《“中国制造”的科学家》为题对他的报道。
  2008年,金山来我校留学,四年后他博士毕业回国工作。2015年3月,应中国科技部的邀请,金山博士在北京向2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讲述自己在中国的科研成长经历,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今年
3月28日,金山博士受到正在埃及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会见。
  走近这位埃及科学家“中国制造”的过程,透析这一制造的“西农印记”,可以讲述出来华留学教育的一出精彩的微故事。
  知识印记:与水保精神一脉相承“从事科研60年,3次考察黄河流域,行程10万里以上,仅步行考察就有3万多里。”唐克丽教授六十年黄土“长征”路的故事影响着每一个西农水土保持工作人
员,不分教工还是学生,也无论中外国籍。
  正是延续着水土保持人的这种精神,金山在学校攻读博士的4年中,没有回过一次埃及。每年寒暑假,都是在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查阅资料、做实验、撰写论文中度过的。
  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野外调查中,除了过夜需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备外,住野外、啃馒头、喝白开水,导师韦革宏教授力所能及地对这位外籍学生给予照顾。“我和我们国际学院的院长郑粉莉教授是黄土高原上的工作同志。她的实验研究山地,我去过。我们吃的一样、喝的一样”,在校学习时,金山会这样调侃自己的野外科研生活。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