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工业生态)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

作者:辛公明    
2009-03-18     浏览(752)     (3)

  工业生态专业是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 建设的国际化专业,按照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模式办学。
  2009年1月,教育部公布2008年度高等学校专业 设置审批结果,山东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增设的能源与环 境系统工程(工业生态)获得批准,将于2009开始正式招 生。工业生态专业成为山东大学第113个本科专业。
  能源的利用推动了现代文明的进程并深刻地影响着 一个国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一直作为主流能源的石化 能源在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极大污染的同时也在加速着 自身的枯竭。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 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能源利 用效率很低,节能潜力巨大。能源的利用过程经常伴随着 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对人类健康、 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传统的环境治理是采取末端治理的方式,它对生 产过程中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到周围的环 境中。末端治理的方法具有被动性和不彻底性,是将污 染物在不同的媒介中进行了转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污染问题。
  清洁生产通过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产品设计、原 材料等的改进或改变,来提高生产全过程中资源、能源的 利用效率,预防污染和减少废物。清洁生产能够减轻末端 治理费用,降低治理技术开发的难度,可以尽可能地将污 染减少。但传统上的清洁生产多数仅在企业层次开展。
  面对资源、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实现可 持续发展,需要在科学技术和政策法规等不同的层面上 采取综合措施。
  生态工业由企业层次上升到产业、城市或更大范围, 它从整体出发,通过成员的互利共生、绿色技术的使用及 信息的共享等手段,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高效 利用,达到一个双赢目标———既不对环境产生破坏性的 影响,又能获取商业上的利润。它不单是污染治理,而是 从根本上防止污染。
  生态工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需要一个科学有 效的理论进行指导。应运而生的工业生态学是生态工业 的学科基础。工业生态的概念不将工业系统视为与其周 围环境孤立的体系,而是把工业系统、工业社会视为生产 和消费的一个整体,全面考虑整个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 动,以及这些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工业生态学科是基于工业生态概念建立起来的。开 设工业生态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掌握解决资源、能 源与环境问题集成方法的人才,将可有效促进解决资源 短缺、能源浪费和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促进国民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是世界著名的大学之一,成立有 工业生态系,在工业生态领域教学、科研方面拥有多年的 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从2002年程林教授访问瑞典皇家理 工学院开始,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开展工业 生态教育、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质性的国际合 作与学术交流活动。
  2004年11月,由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联 合主办的“中国·瑞典能源与环境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 举行。本次论坛主要围绕“环境与国际合作”、“可持续发 展与能源战略”、“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绿 色建筑”、“再生能源与生态工业”、“节能技术与市场开 发”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2005年10月15日,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签署合作协议;同年12月26日,经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批 复,“中瑞合作山东省工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 成立,程林教授任中方首席科学家。
  2007年11月,由山东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共 同举办的“瑞典科技周”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瑞典驻华 使馆科技处、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诺贝尔评奖委员 会、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欧盟驻华使团、瑞典能源环境研 究院及瑞典能源与环境领域公司的30余位专家和代表 出席本次活动。
  2008年10月,由山东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山 东省科技厅共同组办的“欧盟·中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 坛”在山大举行。论坛邀请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西班牙加 泰罗尼亚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 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会议主题报告。
  在广泛学术交流与专业合作的基础上,双方联合申 请了科技部的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其中“换热器热力设计 平台研究”获得科技部160万元的支持;“大气中氮氧化 物NOx控制技术应用与研究”获得科技部140万元的支 持。这两个项目已于2008年上半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主 持的项目验收会。
  自2006年以来,双方联合设立了工业生态国际硕士 课程及暑期博士课程,采用英语授课,累计320课时,参 加课程学习的学生累计达80人,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包 括来自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 南大学和陕西大学的研究生,任课教师均为瑞典皇家理 工学院教授学者。
  自2007年以来,设立山东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由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业生 态系教授为研究生们开设为期两周的课程,内容围绕“矿 物能源的利用导致环境变化及对人类生态与健康的影 响”、“瑞典的能源与气候策略管理”、“节能与能源的可持 续利用”等领域展开;课程采用英语讲授,以教授授课、分 组讨论以及专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2004年至今,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已累计24人,其 中7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10人已获得学位。2006 年10月双方正式启动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1+2”模式, 即硕士研究生在学院学习1年,在瑞典学习两年;双方相 互承认学分,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和答辩通过后同时获得 山东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证书。
  为进一步推进双方合作,双方协商决定把合作范围 扩展到有更多学生参与的本科专业的共建上来。2008年 4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Guemuneson校长访问山东大 学,双方校长就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之间的合 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就建立工业生态本科专业的可 行性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双方同意合作建设生态工 业本科专业。2009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山东大学设立能源 与环境系统工程(工业生态)专业。工业生态专业将按照 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班模式办学。
  工业生态专业是山东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共建 的国际化专业,专业方向符合“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 中能源以及环境气候变化主题研究领域,是欧盟重点支 持的合作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学院受邀加入欧盟的伊拉斯谟世界对外合作 窗口(ErasmusMuneusExtdrnalCoopdrationWineow, EMECW)项目。EMECW项目是欧盟委员会发起的在高 等教育领域的合作计划,旨在促进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合 作,增强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间的交流,并为非 欧盟国家人员来欧盟成员国学习和交流提供支持,主要 目标是:
  ———促进全球学生和学术人员的交流———增强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国际合作———通过交流提升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为学历和学位的国际互认奠定基础EMECW项目由欧盟的3-5所大学与合作伙伴国大 学建立的合作团体联合执行。山东大学所在合作团队的 欧盟大学主要包括瑞典的皇家理工学院、西班牙加泰罗 尼亚理工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
  依托伊拉斯谟世界对外合作窗口项目这个框架体 系,通过继续加强与欧洲知名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 校将有机会、有条件来展开:
  ———邀请更多欧洲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来山大讲学 授课;———让更多的本科学生、授课老师到欧洲知名大学 交流访问;———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平台,我们将从更高的平 台起步,尽快健全和完善工业生态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 设。
  工业生态专业将主要培养具有资源利用、能源转换 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理论,掌握资源利用、能源转换过程原 理,掌握工业生态学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了解技术、 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因素对资源利用、能源转换及其 环境后果的影响,具有系统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较高 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 对通过资源、能源的优化利用解决环境问题的人才需求,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具有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 制意识;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3、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 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4、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 数学、物理、化学、热工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5、掌握工业生态学理论,掌握工业部门以及社会经 济活动中资源利用和能源转换过程原理,掌握工业生态 学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6、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从 事资源、能源与环境领域规划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 学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工业生态基地班培养的毕业生,约40%以上获得本 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其余学生可进入瑞典皇家理工 学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 大学等欧洲顶尖大学继续完成硕士课程,可以在政府部 门、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投资银行从事能源、环境与工 业生态评价、咨询、监督及控制等工作,也可以在国际大 企业从事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研究与分 析工作。
  依托EMECW项目的合作框架,在课程设置上,大部 分专业课程将引入国际理论体系,选用国际通行的英文 教材,部分核心专业课将由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的教授授 课。
  主要课程包括:环境化学、热工基础、工程流体力学、 生态学、能源概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管理学概论、产 业经济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学、能量转换设备、能源 系统分析、能源与环境、环境技术、环境系统分析、工业系 统和技术工艺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生态经济学、可 再生能源技术、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能源管理、环境管 理、环境影响和战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
  工业生态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涉及能源、环境、生 态、经济和管理等学科。授课教师包括来自能源与动力工 程学院的工业生态或能源利用领域的程林教授、马春元 教授、栾涛教授等,也包括交叉学科相关学院———生命学 院、环境学院、化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药学院等的 教授学者。
  在探索国际化教学的过程中,工业生态的教学将逐 步增加双语课程数量,目前已开设的双语课程有生态学、 传热学、热力学等,教师大都具备海外留学经历,选用英 文教材,采用英文授课;增加案例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 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参与到实际案 例的教学中来;组织学生参观和体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成立科研学习小组,由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对实际科 学或工程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逐步增 设包括本科学生在内的国际课程,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 国际合作和交流中来,伊拉斯谟世界对外合作窗口的项 目将为更多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提供平台和支持。
  2008年11月,学院面向山东大学2007级理工科各 专业全日制本科生,选拔了20名优秀学生进入工业生态 专业基地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