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图书馆书籍调查
作者:学生记者 陈诗凡 张阅涵
南航作为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图书馆中航空航天类的专业性书籍浩如烟海,图书馆是工科生们拓展知识的伊甸园。但谈到人文情怀,似与其他大学有所不及。
这种“不及”明显体现在图书的借阅量上。“我们学校借书最多的同学一年借两百多本,看上去不错,但却不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一半。”图书馆孟老师如是说。显然,人文类学科本身对阅读的要求就比自然科学类要更加广泛,阅读量自然也应更多,所以人文书籍的阅读差距应该是拉开总体阅读差距的重要原因。而进一步调查显示,虽然南航每年拨给社会科学中文图书的购买资金有280万元,与社科类图书的资金相比大致是5.5:4.5。可见图书馆的现有配置是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阅读量需求的,但根据记者获得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28日,南航图书馆今年人文类书籍借阅量是191535本,和自然科学的227644本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当然,正如孟老师特别指出的,阅读量不能代替阅读质量。于是,记者进一步根据同学们的阅读对象来判断同学们的人文书籍阅读情况。数据显示,图书馆今年借阅量排名前十的书籍,按次序从前到后分别是:《高等数学典型题解法·技巧·注释》《高等数学习题精编(全解)》《航空发动机:飞机的心脏》《理论力学习题精选与答题技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理论力学学习辅导》《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辅导与习题精选》《理论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第三版》、《高等数学:题型·方法》《平凡的世界》。最受欢迎的前10本中,人文类书籍只有2本,并且分别排名第五、第十,占据榜首的是高数辅导书。孟老师透露,曾有老师建议图书馆不要进辅导类书籍,避免同学们为了急功近利应付考试而读书。“但是考虑到同学们用教辅资料从小用到大,现在突然不让用了,肯定会很不习惯。”孟老师笑着说道。
当然,同学们的人文书籍阅读质量也不能简单的依靠阅读量和对象来判断。孟老师说道:“有的同学借过的书摞起来高高的一叠,但只是马马虎虎的浏览。也有的同学没有目的借阅,将大堆大堆的书屯在寝室里,虽然数量上很漂亮,但事实上却并不能丰富自己的阅读,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为‘不会阅读’。”书籍不是速食快餐,需要时间品味咀嚼,真正有经验的读者借书往往少而精,也有的同学有在书上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比起借书更喜欢自己买书。所以每一个个体的具体阅读情况不是数据能够反映除出来的。同时,南航在购买电子数据库上花费的资金同样不菲,我们没有办法来获得同学们浏览记录的确切数据,但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也是很多同学们利用它来阅读人文书籍和各种书籍的宝库。
阅读的质量是由每一个读者的感受力决定的,这种感受力是由个体经年累月由一本本好书“磨”出来的。阅读还是要靠热爱,不能三分钟热度或只为了完成功课而阅读。而人文类书籍功利性相对较小,所以在这一点上有较强的代表性。
而关于如何帮助阅读质量的提高,经验丰富的孟老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举例说,南大的中美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阅读任务,时间大约有两三天,并与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协商好,到了期限之后,就停止借阅相关书籍给他的学生,而上课的时候还会进一步检验和讨论,并进行有记录的打分。“学校每年投入这么多资金买书,就是为了让同学把知识装进脑子里。图书馆只是一个场所,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的氛围,并没有强制性。如果能将阅读与老师们的课堂融合,两者结合,效果也许会更好。”
时代需要这样的精英,他们兼通文理,博览群书。图书馆的每一本书都是为了大家各类素质的长远发展而精心挑选的,它们等待你的发现。